论文导向之问:论文「论英雄」 为何改不动

2016-09-13 11:2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冯华 喻思娈
字体大小
- | +

由于科学研究的高度专业性,在项目申请、论文审核以及评奖等活动中,同行评议尤其是「小同行」评审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论文导向』改起来真难啊!」回顾几年来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某国家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王宏宇十分感慨。「抛弃原有的『论文数数』,设计新的方案就用了半年多时间,真要实施了还要做大量说服、解释工作,嘴皮子都磨破了。」王宏宇回忆,为了避免激发矛盾,所里设计了缓慢过渡方案,头年论文仍是重要指标,第二年开始逐渐淡化;考核结果一开始只公示,等大家适应新评价标准后,再与相关利益挂钩。

「现在我们所评职称、评奖项,都实施分类评价,不会只看论文,成果转化做得好照样能评上副教授!」 王宏宇说。但倚重论文大环境没变,有时还是让他感到无奈。「我们所里一位公认的对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在参加一项国家级人才评选时,因为没有『高影响因子论文』,总是落选!」

王宏宇的感慨并非个例,科研评价的「论文导向」为何如此难改?

共识难形成

评职称、评人才、报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对论文认知有偏差,难以形成合力

早在 2003 年,针对科研评价「唯论文」的弊病,科技部颁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针对不同评价对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正确引导科技工作健康发展。

其后,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提出改革科研评价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不过,「论文导向」并没有实质改观,部分领域甚至有强化的态势。一些科研院所做了改革尝试,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起作用。

「大家习惯了以论文来评价衡量,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推动,思维惯性很难打破。何况,科研评价改革虽有明确的顶层设计,但缺乏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每个单位的落实情况各不相同,推动起来谈何容易。」王宏宇说。

「科研评价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共识才能推动改革。」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云认为,不同科研单位或项目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比如科技部管理重大科技项目,教育部管理各直属高校,卫计委管理各大医院,需要完成主管部门的评价和考核;其中有关职称、人才的考核评定还涉及人社部与组织部。「如果主管部门不能形成共识,拿不出有效的顶层设计,期望个别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来扭转局面几乎不可能。」

刘云表示,改革论文「指挥棒」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论文与科研的关系。这种转变既包括主管部门,也需要全社会支持。「有人崇拜 SCI 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其实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不等同于高水平论文,真正的高水平论文必须通过高水平小同行(在细分领域与作者研究方向相近)专家才能评判。」

「在国外,临床医生确实会写论文,是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发现了真问题,愿意与同行分享。论文是科研自然而然的产物,在我国却本末倒置。这种认识不变,唯论文导向就难改。」北京某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杨志峰说。

高等学校不得不看重论文的压力,除来自主管部门外,还有大学排名。某 985 高校教师张兰兰介绍,「高校能不能进入 985、211 序列,能不能申请到重点学科,主要看学校有多少高水平论文。社会上的各类高校排名中,论文占比也很重。」

「医院的科研实力排名也和论文挂钩。作为医院的领导,怎能不在乎论文?」杨志峰说。

机制不完善

第三方评价缺失,最具参考价值的同行评议机制还没建立起来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权威可靠的第三方评价缺失,同行评议机制没有建立,也是当前「论文导向」难改的重要原因。

「科学研究是非常复杂的活动,显然不能用『论文』一把尺子来衡量。谁最有资格?当然是研究者所在领域的权威专家,只有他们了解某项研究的价值。同行的评价通常最为客观,也最具参考价值。」刘云说。

由于科学研究的高度专业性,在项目申请、论文审核以及评奖等活动中,同行评议尤其是「小同行」评审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我国缺乏健全的同行评议机制。在项目审定、评奖等活动中,科研管理部门虽然在形式上依靠专家库,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学术委员会,可科学共同体不够独立、机制不完善,摆脱不了行政化影响,同行评价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据了解,在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科研人员评职称、争取科研基金,同行评议意见至关重要。张竞是美国东部一所私立研究性大学的助理教授,明年他准备参评终身副教授,他向记者介绍了评审的过程。

「我要准备一份评审材料,包括简历、发表的文章、研究成果、申请基金和获奖情况等。我所在院系里的教授、副教授会进行初审,通过后发给同领域评价,这是第一轮同行评议。第一轮过后我通常会收到 4—6 封推荐信,院长会将材料发给其他系的两位相关教授,并请他们在全球寻找同行专家评价。两轮同行评价通过后,院长才会将我的材料以及推荐信送到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并最终决定我是否有资格。」

张竞介绍,申请科研基金同样依靠同行评议。「每个科研基金都有自己的专家库,专家们会评价申请者的计划报告书。有时候也会出现因专家对项目不理解而遭到拒绝的情况,但多写多申请一般都会有收获。同行评议并不是没有缺陷,但暂时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了。」

借鉴国际经验,近年来我国也积极探索同行评价机制。比如中国科学院就探索了在项目评定(申请、结项等)引入第三方国际小同行机制;国家科技奖评审和一些科研项目评价时,也要求强化小同行专家评审制度。但同行评价意见没法决定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等现实问题,也难以触动论文导向机制,同行评议在评价体系中的话语权依旧有限。

采访中也有专家表示,我国是人情社会,讲关系、看面子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时候「关系」会影响正常的学术评价。同行评议机制如果执行不好,很容易变成「熟人评议」,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更易走形。论文是硬指标,容易量化,受人情因素制约较少,这也是很多单位不愿意改变「论文导向」的原因。据了解,已有不少单位采取了变通的方式,将本单位的评审材料全部匿名交予外单位评审,以期最大限度减少人情、关系对学术评价的影响。

「前导向」设计不足

高校和科研院所定位模糊,科研项目分类界限不清

有专家认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定位模糊、科研项目分类界限不清,也是导致评价体系单一的原因,从中折射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较深层次问题。

「有人从事基础研究,有人从事应用转化,还有人做种质资源收集等基础性辅助工作,科研类别不同,本来就需要分类评价。同样是科研院所,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的研究机构,其功能、定位不同,考核、评价也应有不同的标准。」某研究所副所长孟非东说,当前科研院所改制正在推进,也做了一定划分,但相比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评价体系还远不够完善。

王宏宇认为,除了科研院所的定位模糊外,目前很多科技项目在立项之初就没有清晰的分类设计,导致科研人员的成果大多停在实验室、留在纸面上。「按理说,支撑产业发展的项目,应该把对产业带来的效益以及专利成果当作考核指标;而那些面向基础重大科技前沿的,则主要看高水平论文。现在一开始就没有明确分类,只好以论文来交差。」

受访专家表示,科研项目分类不清,也是导致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的重要原因,而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又会影响科研项目分类,进而助推「论文导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行科技体制深层次的改革。

孟非东解释,科研活动开展前,根据不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的分类设定目标,称为前导向;科研成果完成后的评价则为后导向。我国科研前导向重视不足,缺乏科学设计,导致一开始很多问题就纠缠在一起。

多位采访专家对记者表示,高校的定位和导向不明确也是助长论文盛行的原因。某高校副教授汪海说,「综合型、研究型、技术培训型等不同大学,侧重点应该不一样。研究型大学,当然要用研究成果来定位;但职业学校,用论文来考核就不妥了。据调查,诸多论文造假现象,大多出自这些学校,他们没有条件也不需要去做高水平科研。如果开头就有清晰定位,分类评价就好办了。」

(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任悠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