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稿纠葛之二:实验数据被偷拿发表 「正稿」被撤

2016-09-06 17:48 来源:科研论文时间 作者:muffin 王璐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这是两份回忆手记之二,记录的是我印象深刻的两份撤稿事件。

撤稿通知可能就几个字,但背后或许隐藏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可被撤是事实,对于身陷或还未涉足的小伙伴们来说,深知国际上的「抄袭共识」并严格遵守,或许能在纠葛中幸免。

「这里有你的一封律师函。」被主管招呼进办公室的路上我还一直回想跟谁结仇了。

「律师函」寥寥几页纸,道尽所有:「xxx 文章捏造,歪曲事实。在 x 日内删除并向 xx 公开道歉,否则后果自负。」看到那个名字,我才知道,原来消失了那么久的那位医生是找律师去了。

数月前因为一篇撤稿编译文章,我与这位当事人沟通过好几次,现在脑子里还能记得当时我们对话的场景:1. 数据是自己实验得来,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一说;2. 对歪曲事实的文章要求撤下并道歉。

当时对方情绪激动,数次打断我的回应,也对「编译文章非原创和且编译内容语意无曲解」的解释「置若罔闻」。

办公桌电脑前现在还保留了外文监测网站的原稿,杂志编辑部撤稿通知也还在:「接到举报,xx 文章数据与另一篇文章雷同,询问作者解释后,得到回复同意撤稿。」

尽管多次沟通,但对方拒绝我们的处理方式,最后,就有了开头的律师函。

查重后编辑的态度

2016 年的 Bone & Joint Research 发表了一篇研究 20 年来骨科撤稿的文章,分析撤回原因后,抄袭剽窃及重复发表占总撤稿比为 38.8%(46/116)。

同样的, Elizabeth Wager 教授在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 (COPE) 资助下完成的关于论文撤回的研究中,发现撤回原因中抄袭占比为 16%,由此可见抄袭剽窃是论文撤稿中的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笔者查阅资料对此进一步分析。目前广泛使用的查重方法是 CrossCheck 服务中的反抄袭软件 iThenticate,该软件通过比较待检测文章与数据库中已发表文献的总体相似度(overall similarity index,OSI)与单篇相似度(single match  similarity index,SMSI),为编辑和审稿人提供参考。

张月红教授在 2011 年开展了一项针对全世界 3000 多名杂志编辑的在线调查,研究不同杂志对于文章抄袭、软件查重及撤稿处理等问题的意见,发现了抄袭/复制严重程度与软件查重相似度之间的关系。

屏幕快照 2016-09-06 下午1.06.26.png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编辑认为相似度达到约 38% 时,就视为严重抄袭,而当相似度达到约 50% 时,这份稿件被拒稿的几率会非常大。

而当相似度介于轻微和中等之间时,一般编辑会考虑与作者协商,要求作者重新组织抄袭段落或加入引用,并列明参考文献来源。如果相似文章是作者既往已经发表的文章,则会要求作者加入遗漏的原著引用或删除重复部分。

此时有小伙伴要问了:

1. 写综述的时候基本都是引用文章,怎么才能做到不算是抄袭

2. 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摘取其他文章中的短句,句式结构在多大程度上算是抄袭?编辑和审稿人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一做法?

3. 软件查重是怎么操作的?如何保证客观性?

科研论文时间有幸邀请到当前「反学术剽窃行为」的专家——《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老师,欢迎有更多小伙伴能提出你在工作学术中有关抄袭的疑问。

张月红,浙江大学出版社 3 份英文学术期刊总编辑;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 与国际学术出版链接协会(PILA/CrossRef) 董事会委员。

提问方式

在微信中搜索科研论文时间(ID:dxypaper),然后在后台以回复口令 抄袭+问题内容 的格式,将你的疑问发给我,收集整理后我们将请张月红老师解答。

编辑: 任悠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