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2016-08-03 19:05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为深入学习贯彻「科技三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 2016 年上海人才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 2016 年继续开展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

现将经评审产生的 28 名第八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主要业绩予以公布,听取群众评议,接受社会监督。自公布之日至 8 月 30 日,如对候选人有异议,可向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实名反映,并提供联系方式和书面材料,对实名反映情况者身份将予以保密。

通信地址:上海市南昌路 47 号 4 号楼 404 室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审委员会办公室(邮政编码:200020)

联 系 人: 孙畅 陶艺音

联系电话:021-63856659 021-33768161

基础研究类

(共 10 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01_meitu_1.jpg
王佳伟,1976 年 11 月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围绕「植物年龄途径的分子基础」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建立了多次开花多年生草本模式植物——弯曲碎米荠,破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活习性建立的分子基础,发现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物——糖是年龄途径的上游调控因子。

解析了 miR156-SPL 年龄分子模块调控植物时序性发育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eLife、Plant Cell 和 Current Biology 等杂志上。「***」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02_meitu_2.jpg
江浩,1980 年 12 月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从事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提出了表面传递和反应控制晶面取向生长制备超细超薄电极材料,显著提高了超级电容器比电容量;发展了界面限域控制制备杂化结构电极材料的新思路,显著提高了比电容量和稳定性;借助介观限域反应过程构筑了嵌入结构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

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近 40 篇,10 篇入选 ESI 高引论文。SCI 他引 2600 多次,H 因子 24。曾获 2014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5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03_meitu_3.jpg
许琛琦,1977 年 12 月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揭示了脂质分子对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发展了基于脂代谢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发现细胞质膜中的酸性磷脂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屏蔽关键受体的功能位点,从而维持 T 细胞的静息态。

而钙离子可以直接与酸性磷脂结合并中和其负电荷,引起受体活化,从而调控 T 细胞的活化态。开展了脂质代谢与肿瘤免疫的交叉研究,发现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胆固醇酯化酶 ACAT1,证明了 ACAT1 抑制剂的抗肿瘤功能。在 Nature、Cell 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04_meitu_4.jpg
李昂,1982 年 6 月生,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一些创新性的合成策略,包括 6π电环化/芳构化、Prins 环化和 Diels-Alder 环加成策略,用于高效构建天然产物中的多取代六元环。完成了 10 多类共 60 多个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中 30 多个为首次合成。

代表性工作是在国际有机合成界受到广泛关注的虎皮楠生物碱、五味子降三萜和台湾杉醌等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发表通讯作者论文 28 篇,包括 Nature Chem. 1 篇、Nature Commun. 2 篇、J. Am. Chem. Soc 和 Angew. Chem. Int. Ed. 各 6 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05_meitu_5.jpg
李聪,1975 年 11 月生,复旦大学教授。聚焦于分子影像和分子探针。构建多模态探针将脑胶质瘤诊断上限提高到毫米,为胶质瘤早发现提供新工具;原创性利用纳米尺度效应调控血脑屏障开启效率和时间窗口,提高药物入脑量同时,避免血脑屏障无序开启造成的毒副作用。

构建对生理酸性环境具有多模态信号响应的诊疗一体化探针,实现胶质瘤术前和术中图像无缝对接,克服手术中病人脑移位造成图像失真。通过影像指导手术精准切除并光热消融清除病灶,降低胶质瘤复发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36 篇,总影响因子 230。曾获 2015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06_meitu_6.jpg
吴蓓丽,1979 年 1 月生,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解析了艾滋病病毒(HIV)共受体 CXCR4 和 CCR5 的结构,揭示 HIV 与人体细胞的作用机制,阐明不同药物分子的抗病毒机理;开展基于 CCR5 结构的药物研发,已获得药效显著优于上市药物的候选药物。

解析了抗血栓药物靶标 P2Y1R 和 P2Y12R 的结构,首次发现位于受体分子外表面的全新配体结合位点,颠覆了对于 GPCR 信号识别机制的传统认知;阐明两种受体与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其中 5 篇发表于 Science 和 Nature。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07_meitu_7.jpg
沈红斌,1979 年 8 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从事模式识别与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揭示了蛋白复杂结构预测中进化信息和统计预测的互补性机理,阐明多尺度目标优化与空间构象多样性建模之间的关系,提出局部最相关的动态预测模型新框架;揭示生物多源异质信息的隐关联,构建跨源知识迁移的分子功能预测新方法,提出观察数据失真严重背景下的分子网络构建和分析新算法。

建成 30 个在线计算的软件,被广泛使用 700 万次。发表论文 100 余篇,2014、2015 年入选 ESI 高被引科学家。曾获 2015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08_meitu_8.jpg
张凡,1977 年 12 月生,复旦大学教授。从事红外发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检测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开发了一系列新型近红外纳米发光探针用于生物成像检测, 提高了活体成像分析的检测灵敏度和穿透深度;发展了近红外成像指导下的疾病治疗研究,为提高癌症治疗的选择性和可控性提供了新思路。

在 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期刊发表 SCI 论文 79 篇,论文近五年总他引超过 3400 次,H 指数为 36。19 篇论文入选 ESI「Highly Cited Papaers」。撰写出版英文专著两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09_meitu_9.jpg
陈玲玲,1977 年 12 月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长非编码 RNA 和干细胞研究。创建 RNA 研究的新技术体系并拓展前沿新领域,在干细胞中发现新型 sno-lncRNA 家族及其缺失与小胖威利症紧密关联,发现内含子来源环形 RNA 揭示其成环机制及功能。

揭示外显子反向剪接 RNA 成环机制及其表达具有普遍意义,阐析相关 RNA 在细胞核中新机制等。从全新视角揭示长非编码 RNA 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在 Cell、Nat Rev Mol Cell Biol 等发表论文 30 余篇,被专评推荐 20 多次,他引 1500 多次。

10_meitu_10.jpg
周斌,1978 年 6 月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心血管发育与再生的机制研究,利用细胞谱系的遗传示踪技术研究心血管发育和组织再生过程(干)细胞的起源和命运及分子调控机制。发现哺乳动物新生期心脏具有重新生成冠状动脉的能力,揭示调控器官组织的发育与再生机制,阐析成体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谱系转化功能等。

建立多种独特的遗传示踪工具,并推广遗传示踪技术在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在 Nature、Science、Nat Med、Nat Genet 等发表论文 40 余篇,他引 2000 多次。研究成果入选「2014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成果转化类

(共 10 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11_meitu_11.jpg
孙艺华,1976 年 10 月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在肺癌的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肺癌的外科精准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际上首先提出不吸烟肺腺癌患者大多数存在致癌基因突变,可以通过靶向治疗获益,研究成果被国际临床指南收录;发明一种肺癌中融合基因的简单、易行筛选方法。

首先阐述了肺癌中 RET 融合基因的临床特征,为肺癌的靶向治疗定义了一个新的靶点;创新性提出根据手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指导肺癌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为肺癌外科的精准治疗提出了新的方法和依据,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2_meitu_12.jpg
杜鹃,1976 年 10 月生。上海长征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国际和亚洲骨髓瘤工作组成员。在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治疗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新突破。筛选和鉴定多个预后标记物,推进了个体化治疗进程;首次从非编码 RNA 角度诠释了骨髓瘤干细胞耐药新机制。

在国内率先完成骨髓瘤患者的微小移植和 CAR-T 细胞治疗新技术,为复发、难治患者寻找新疗法。2012 年、2016 年获国际骨髓瘤基金会(IMF)项目资助,是全国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研究人员。执笔撰写了我国首个「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诊疗专家共识」。

13_meitu_13.jpg
李辉,1979 年 7 月生,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员。在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复合污染的迁移转化过程、生态毒理、风险评估及修复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引入生物衰减因子修正了有机物污染的迁移转化数学模型;揭示了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和线虫的毒性效应,构建了场地环境挥发性有机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研制了有机物复合污染的一体化处理技术,构建了厌氧菌、零价铁超细粉末与纤维活性炭耦合降解的原位修复材料等。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6 项。曾获 2014 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14_meitu_14.jpg
何斌,1975 年 9 月生,同济大学教授。从事机构动力学的建模与控制、传感与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湿吸附驱动原理机构设计方法,建立软体机构离子液体驱动方式,实现了低电压大变形软体驱动器驱动和控制。

建立了高精度连续体柔性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及控制方法,提出了低频振动检测维诺传感布置方法,研发了相应传感器和大型水电风电机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于隧道安全、新能源大型复杂机构的检测和诊断。曾获 2012 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3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15_meitu_15.jpg
陆路,1982 年 2 月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在抗病毒药物及新型防治策略等转化医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抗病毒蛋白灭活剂的概念,开辟了病毒药物研究的新方向。

成功研发了可高效阻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活性蛋白制剂(JB 蛋白),获得了专利授权,并成功转化形成产品,应用于全国数百家医院;成功研发了新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获得专利授权并转化形成产品,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近 5 年来,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多项成果引起国际学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16_meitu_16.jpg
陈瑶,1978 年 6 月生,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肝癌治疗靶点及其靶向药物研究。发现了癌蛋白 Gankyrin 是肝脏炎—癌转化的重要介导分子,调控肝癌干细胞影响预后与耐药,可作为肝癌预后判断指标和新的治疗靶点。研制了 Gankyrin 预后判断试剂盒与索拉菲尼分型诊断试剂盒,并开展索拉菲尼的联合用药研究。

获得美国和加拿大授权专利 2 项,中国授权专利 2 项,其中部分正转化至企业。发表 SCI 论文 20 篇。曾获 2014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7_meitu_17.jpg
林金萍,1976 年 7 月生,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从事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高效生物催化剂开发和分子改造的应用基础研究。通过酶工程、细胞改造和过程优化等集成创新,开发了高效广谱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催化剂,建立了针对多种多元醇化合物的选择性催化技术平台,实现了系列多元醇高值衍生化学品或药品的绿色制造。

相关技术在企业的大规模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表 SCI 论文 26 篇,获授权专利 8 项。曾获 2013 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5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18_meitu_18.jpg
胡海鹰,1977 年 10 月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卫星总体设计与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的研究工作。作为「创新三号」卫星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和某重点在研型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攻克了天基观测空间目标及空间背景特性,高轨空间目标探测与精确定位、低轨空间目标跟踪成像与识别等技术,具有重大创新,其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了全球高轨目标探测的空白,为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积累了大量数据,具有显著的军事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曾获 2014 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2015 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排名第五)。

19_meitu_19.jpg
昝涛,1979 年 11 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教授。从事创伤修复与重建,在严重头面部毁损重建领域成绩突出。应用干细胞移植结合血管预构的新方法,实现皮肤的充分血管化和超量生长;建立了自体组织预构修复技术平台。

临床应用实现两大突破:系统性提高常见烧伤疤痕的疗效,显著减少手术次数;对于原来无法治疗的全面部毁形,能有效重建面部的形态和功能,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式换脸」。关于中国人头面重建经验的系列论著被美国修复重建外科协会评为 2014 年度「最佳论文」。曾获 2013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排名第二)。

20_meitu_20.jpg
盛春泉,1978 年 8 月生,第二军医大学教授。从事化学治疗药物研究。建立国家「创新药物设计与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平台」和「多样性化合物库构建和表型筛选技术平台」。研发化药 1.1 类抗真菌创新药物艾迪康唑完成Ш期临床试验,实现专利技术转让 2000 万元。基于多靶点抗肿瘤分子吴茱萸碱,获得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候选新药。

发表 SCI 论文 88 篇,总影响因子 345,他引 1000 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2 项,参编中、英文学术专著共 9 部。曾获 2015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青年学者)获得者。

企业创新类

(共 8 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21_meitu_21.jpg
王少波,1976 年 10 月生,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与环境工程交叉领域研究,将多目标预测控制优化方法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开发出面向污水处理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的高精度、低成本运行。

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4 项,获国家授权专利 11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3 篇。曾获 2014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2_meitu_22.jpg
刘慧斌,1981 年 9 月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钢铁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发出一系列成分不同、性能各异的新型能源用钢,如调质高强钢、锰钼镍合金钢、高锰钢、高硅钢、高镍钢等,应用于我国三代核电站安全壳、蒸发器、安注箱,以及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等能源工程建设。

这些新型能源用钢的成功开发,满足了我国能源行业对高端特色材料的需求,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作出了贡献,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曾获 2015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3_meitu_23.jpg
李冰寒,1975 年 10 月生,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单位副部长。先后负责开发 0.18 和 0.13 微米嵌入式闪存平台,在器件结构、器件工艺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累计晶圆出货量已超过 50 万片,应用于各种智能卡、微处理器、智能电表等。

曾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公司承担的上海市国资委企业技术创新和能级提升项目,曾获 2013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4_meitu_24.jpg
陈宝明,1978 年 11 月生,上海华之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读博期间开始一人创业,成立华之邦,用 3 万元起步,经过 5 年半快速发展,公司 2015 年年产值 6334.02 万元,净利润 1648.62 万元,上缴利税 1020.83 万元。创立的华之邦自主品牌,填补了国内超低氮燃烧的空白。

个人获国家授权专利 15 项,其中第一发明人 13 项。华之邦的超低氮排放水平国内处于垄断地位,NOx 排放小于 30 mg/Nm3 燃烧设备已在北京运用于多个示范项目。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获得者。

25_meitu_25.jpg
郝晓霞,1985 年 12 月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编导。加入《中国珍稀物种》摄制组,在分集《中国大鲵》《扬子鳄》《震旦鸦雀》《文昌鱼》中任导演之一,在《岩羊》《川金丝猴》《松江鲈鱼》《藏狐》影片中任第一导演。数次登高原、进沙漠、乘船出海、深入原始森林,拍摄纪录了大量珍贵镜头,部分镜头为国内外首次摄录。

曾分获「日本野生动物电影节自然教育奖大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科普节目大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一等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作品」「四川国际纪录片节自然环境类最佳短片奖」等。

26_meitu_26.jpg
谈剑峰,1976 年 1 月生,众人科技董事长、创始人。2007 年创办众人科技,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中国第一代动态密码技术和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牵头制定动态密码身份认证技术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荣获「国家党政密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成为首个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用的认证技术和标准。

最新发明的 SOTP 创新性密码技术,填补国际国内空白,实现安全和便捷的平衡,将进一步为移动互联网认证安全提供保障。上海十大杰出青年、2016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

27_meitu_27.jpg
崔曜,1979 年 9 月生,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丙烯酸及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生产装置节能、降耗、减排等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丙烯酸及酯的「无溶剂、零废水、低能耗」绿色新工艺,主持完成了相关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研究工作、完成了 6 万吨/年装置产业化改造,并成功实现了上海化工区 16 万吨/年装置的绿色新工艺的产业化推广应用。

该新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属首创,使我国丙烯酸及酯全套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荣获 2015 年全国能源化工系统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28_meitu_28.jpg
黄玉林,1977 年 9 月生,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从事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攻关与管理工作,参加上海中心大厦等 20 余项重大工程建设,在超高结构建造模架装备开发、软土深大基坑高效支护、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设计施工、超高结构建造施工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获国家授权专利 33 项,获国家级工法 5 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2 部。曾获 2015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4 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4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中国科学报》(2016-08-03 第 4 版 专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任悠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