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的印象管理:从经费分配做起

2013-03-25 20:24 来源:科学网 作者:李 侠
字体大小
- | +

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对于任何具体的个人而言这话都是至理名言。其实,这种认知定势同样存在于对某个群体形象的判断上。整个社会对于某个群体的综合评价就是一种放大的社会印象,只不过这个印象是通过群体业绩、风格、声誉、认同等社会心理学概念来表达的。社会印象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它是无数人在特定行业规范的规训下缓慢形成的,一旦形成,则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社会以此印象来对行业内的人群进行初步认知判断。这里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群体的社会印象,它是一种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产权无法界定。

换言之,一个群体的好印象是公共产品,每个群体内的成员都受惠于该印象带来的收益,但没有人可以独占这份印象资源。这就为某些钻营者的搭便车行为留下了充足空间:利用群体的印象为自己谋得私利,而自身并不为群体的良好印象做贡献。如果这种失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那么就会出现群体内所有的人都来占用群体积累的印象资源,而不去为群体印象库存贡献自己的努力,长此以往,群体印象库存就会出现赤字,完成从良好形象向恶劣形象的转变,一旦群体印象被破坏,规范的底线伦理约束将失去作用。群体印象的恢复与积累一样都是需要缓慢时间来完成的,甚至修复印象所花费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群体印象存在时带来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群体印象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一旦失去,群体内的每个人都将为此蒙受损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群体印象的崩溃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的快速提升,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祉。

所有的群体印象崩溃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先由共同体成员在可见的资源分配上因缺乏公平引发不满,进而在不可见的共识上出现分裂,然后逐渐扩散,最后这种不满被共同体外的社会所发现并确证。如果群体印象出现退化征兆并被社会传播,那就意味着群体印象已经处于极端危险状态,社会由此形成对某群体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大多带有偏见性质,从而从外部发起对共同体印象的攻击,此时,是防治印象崩溃的最后节点。过了这个阶段,群体印象在内外夹击下已经很难恢复,而它的重建将是一项异常艰难的工作。曾几何时,中国科技界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上的口碑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而如今从专家系统到象征标志都出现了问题,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这是很危险的趋势。坦率地说,今天的中国科技界正处于一种印象快速退化阶段,当务之急在于重塑科技界在整个社会中的良好形象,这也就是笔者在本文要阐述的核心主旨:即科技界应该从内部开展印象管理。破解该问题的切入点在于准确找出影响科技界社会印象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科技界饱受诟病的因素有两个:资源分配的不公与学术不端行为的选择性惩戒。

由于资源分配在群体认同中具有高度敏感性,所以资源分配的不公是造成科技界印象变差的主要显性诱导因素。在科技界中通行的资源包括两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前者是指各种实物性资源,如科研经费的分配;后者是指机会资源的分配,如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等。当这两类正向的、对共同体起激励作用的因素完全扭曲的时候,达成群体共识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毕竟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是以追求公平与正义为第一美德的,一个缺乏公平的社会无法传达善的理念。

我们以经费分配为例简单分析一下:目前在科技界按照投入规模来看,超级项目主要有如下几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简称)、863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的简称)、杰青项目,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其中,单项投入最大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外界只能通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隐约知道初步设定16个项目的大体情况,排除保密的因素之外,一些常规指标,如项目的完成情况、投入、产出与绩效等很多信息都是应该公开的,遗憾的是这些信息完全处于不透明状态。由于这类项目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竞争与监督机制,其运行状态与质量令人担忧。至于973项目从最初实施的15项(1998年)到2011年的94项、2012年的70项,增幅是比较明显的。通常来说,一个973项目的投入约合3000万元人民币,真金白银投入了,但是取得的成效如何?有哪些重大成就推动了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此,科学界与公众都是不甚了了;再来看看名目更为繁多、信息同样不详的863项目,有资料介绍说:自1986—2005年期间,国家累计投入863计划330亿元,按照年度平均投入额计算,其规模不可谓不大。

客观地说,这些超级项目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科研成就,对于近二十年中国的高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问题是这些项目的绩效如何?它的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原则?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浪费不起。换句话说,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资助科学?这样一些大项目计划连一个像样的网站介绍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由于信息封锁,又怎么可能避免未来不出现重复投资呢?小项目大审,大项目小审的怪现象,已经严重伤害了科学界的社会印象。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之所以受到好评,是因为它的公开与相对公正,以及充分竞争,而且它的门槛设置也基本上符合公平原则:突出能力优先的创新原则。科学界自身并不天然具有免疫力,它的好印象的获得同样要符合公平正义原则。

其实,这些年来,主管部门之所以热衷于搞大项目,其原因无非有三:其一,国家投入的逐年增加,有了搞大项目的物质基础;其二,科研管理中的一个错误预设,即大项目会出大成果,这符合管理者与申报人双方的利益要求:政绩与未来晋升资本;其三,科研管理体制落后以及资源的高度垄断格局带来的必然结果,导致无法有效安排快速增加的科技资源,通过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恰好可以掩盖科研管理模式落后的现实。客观地说,投入逐年增加以及科研人员的快速增加(2012年我国全时工作量科研人员达到320万人,世界第一),导致评审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也随之日益突出,这时就需要从改革科技管理模式入手,即从功能向结构转变,否则,大项目的冲动是无法遏制的。

笔者曾在多个场合呼吁严格控制大项目的数量,这是基于当下中国的科技发展阶段以及整体水平做出的判断。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工作是快速提升整体水平,然后个别领域采取突破战略,这符合水桶的短板理论。否则,一场豪赌下来,我们会输的很惨,而且会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整体上升动力与后劲。科技界不能采取平均主义,但也要遵循边际收益递减的基本原则。不能是一些人苦恼经费花不完,而大多数人却哀叹无米下锅。为了减少过多过滥的不必要的评审,应该加大科研的保障性投入,让一些科研人员安心做科研,而不是整天琢磨跑项目。笔者以前曾撰文:为好人找项目,为未来找方向,这才是未来科技管理的主要思考领域。科研是做出来的,不是评审出来的,田忌赛马策略恰恰是后发国家应该采取的符合经济学原则的科技发展模式。

至于科学界内无形资源的分配更是充满偏见与歧视。远的不说,仅从各类人才称号授予所设置的门槛上,就能粗略看到这些不公平现象。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完全依赖进口人才来支撑?这种歧视性的政策安排导致国内教育体系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对于共同体的成员来说,制度安排的长期不公平与歧视,会让群体成员处于一种沮丧状态,这种状态会像病毒一样在共同体内快速扩散。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妮弗?勒娜的观点:此时个体会陷入“短视的痛苦”中,成员会出现两种典型特征:其一,不耐烦情绪增加;其二,为了短期的小利益而放弃未来的大利益。这种现象加剧了群体印象从内部坍塌的进程,因为人们已经放弃了对未来的期待。任何时候,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公平应该是它的第一美德。能力以外的任何门槛设置都是造成科技界内部认同丧失的导火索,所有印象崩溃皆来源于美德的丧失。

基于上述考虑,中国科技界必须重视加强自己的印象管理,那些负面的刻板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修正并被扩散,将给科技界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社会阻力。良好印象的塑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我们坚信阳光到达不了的地方,美德仍能到达。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