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的弊病与价值:别拿致谢不当论文

2016-06-22 11:15 来源:科学网 作者:胡珉琦
字体大小
- | +

●「致谢」不在于一味地拔高,或者刻意煽情。而在于首先是否恰当,其次是否真的与自己相关。

● 「致谢」部分在论文的结构中,是能够相对直观地反映作者治学和为人态度的。而且,「致谢」本身必须在一种非功利的意义上才是有存在价值的。

大学生毕业季的一件大事,是交论文、作答辩,几乎没有学生不被学位论文搞得焦头烂额的,直到进入最后的「致谢」部分。在导师的印象中,过去学生的「致谢」常常会将一场严肃、紧张的答辩带到另一种气氛中,不掩饰、不夸张的真情流露,但这样的情形如今却越来越少。相反,「致谢」部分俨然成了学位论文抄袭、应付的重灾区。

「致谢」透露诸多信息

几个月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博导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一位六年前在自己实验室轮转的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致谢词,让很多人动容。

这位学生因为中途被迫换导师转研究组多折腾了几年,其间几乎要放弃做科研。因为现任导师「爽快」地接收了她,如今才能得以顺利毕业。

在致谢词中,她感谢导师在困境中的相助,感谢家人给予她的支持和自由,尤其是在实验繁忙无暇照顾家人时的理解,当然还有同窗的情谊。同时,她也没有忽视在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中提供帮助的其他老师和技术支撑人员。细节之处,体现她的回忆之深。

除此之外,这些经历给了她最深刻的体会。曾经的她向往「功不费于无益,事必期于有成」的人生,但就科研来讲,并非如此——「做不出结果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忙了几天却两手空空」。现在的她懂得,「有益无益,不是当下就能判断出来的」,「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或许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文字的感觉、写作的天赋人各有异。几年前,东北林业大学的一位博士因用文言文写成的论文「致谢」一度走红网络。内容涉及论文写作过程、学习期间的调研经过以及对 70 余人的感谢。人们纷纷被他出众的文字功底和浓情所感动。

但事实上,除去语言的形式,致谢的内容无非是师恩难忘、同学情重、亲人支持、自我勉励。重点在于,独属于每一个学生的过往细节以及诚恳的表达。所谓真情实感,既不会被埋没,也不是包装可以得来的。

不过,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论文「致谢」会引起导师们多大的关注。实际上,尽管导师们也认为重要的是研究工作本身以及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但仔细阅读论文「致谢」部分,还是能够看出很多信息。

「它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对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的态度,有时候很有趣。」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邢志忠说。再比如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修慧,在外审论文时,甚至会先看致谢部分,如果发现有虚言,就特别注意该学生的「绪论」是否有不实之词。

这样一来,论文「致谢」虽不会对学位论文、毕业答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可一不小心,暴露真实的形象是大有可能的。

「致谢」的几大弊病

在科学网上,围绕学生论文「致谢」的文章不在少数,跟帖讨论也常常十分热闹。其中要数邢志忠对「致谢」的要求最为「严格」。他的原则是「致谢」中涉及与自己有关的部分,不能过分,否则会要求修改甚至删除。其他部分,毕竟「致谢」是个人的事,都会尊重。

其中,言不由衷、用词肉麻,是最让他难以忍受。对此,许多导师深有同感。

即使学生在心里面对自己的导师很不以为然,甚至还闹出过不愉快,但是在论文中还是要说些冠冕堂皇的溢美之词。比较有代表性的词汇包括:「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正直」「人格伟大」「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功底」「平易近人」等等。

曾经就有学生因为使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文采飞扬」的词语,而在组会中被邢志忠严厉地批评。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学生还会在其中出现拼写或者语法错误。

还有的导师自嘲:所有的学生致谢我时都加一句:感谢老师的鞭策。看来我的鞭子是经常策孩子们,都留出伤疤来了。

但在邢志忠眼里,「当一个学生平时不听你的,最后却猛夸你的时候,你作为导师剩下的只有悲哀」。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德华也表示,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导师指导学生并不认真,反映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上错误百出。但到了致谢部分,学生夸赞导师「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等等,简直让导师汗颜。

而在王修慧看来,「致谢」的一大弊病还有抄袭。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许多论文的致谢都是从师哥师姐论文里几乎原封不动地抄过来的,所以千篇一律,甚至连错别字都懒得修改,没有丝毫的诚意。如果这部分也认认真真地查重,相信应该是最高比例的「抄袭」!因此,越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越是论文出问题最严重的地方。

除此之外,虽属调侃,也道出了一些导师的个人看法。论文毕竟属于学术产物,致谢涉及内容应该跟研究本身相关,过于琐碎的生活细节尽量避免。「把七大姑、八大姨都拉出来致谢一番,虽然是好意,却使得『致谢』变成了『一个都不能少』的主旋律。」邢志忠说,还有的学生对亲人尤其是爱人煽起情来,简直「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他看来,反而显得轻浮。

当然,这不意味着「致谢」不能发挥情感。王德华还记得,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部分最大的突破就是,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提到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毕竟那时一个家庭支持一个博士生毕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他还专门将论文的那一页寄回了家,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感谢。

「致谢」不仅仅是致谢

尽管时代在变化,致谢的格式、范畴理论上没有限制,年轻的学生们还会把大量网络语言放到致谢中,甚至对自己的老师、同学言辞调侃,大多数导师还是选择不加干涉。但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认为,致谢的写作还是应该相对遵循一些内在原则。「致谢不在于一味地拔高,或者刻意煽情。而在于,首先是否恰当,其次是否真的与自己相关。」

王修慧说,有学生大概混淆了致谢与评价的意思。致谢应该具体指出什么人在什么方面提供了什么帮助,而不是用定性的语言去评价导师本人,这不叫感谢!

「经历了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从对科学研究一无所知,到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实验、一篇论文,尤其这是在一个人最快速成长的黄金年龄,这个过程不可能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因此,王德华认为,如实地把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叙述出来,这就是致谢。

邢志忠也赞同,好的致谢在格式上不需太讲究,生动、有趣、实在最好。有些国外的学生会感谢他的宠物狗,有人会提到一些很细微的生活细节,比如一起喝咖啡讨论问题等等。

然而,仅仅是一种真实的、克制的表达体现在论文「致谢」中却成了一种「奢侈」。

在刘兵看来,「致谢」部分在论文的结构中,是能够相对直观地反映一个学生治学和为人态度的。而且,「致谢」本身必须是在一种非功利的意义上才是有存在价值的。

致谢作为论文的一部分,首先体现的是一种学术修养。王修慧表示,当我们整体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而不是沉下心来,踏实诚恳的,学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王德华还特别提到,国际期刊历来看重论文「致谢」,早已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规。但中文期刊对此向来多有疏忽,可见国内学术界对其重视程度不足。

除此之外,感恩之心本是一种人之常情,它是懂得尊重他人、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和身边人的态度,拥有这样态度的人才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这是本应得到重视和鼓励的。

「可如今,即便是在校园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功利,人文关怀的缺失,不仅仅影响了学生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思考习惯的改变,记忆的细节空洞、苍白,唯有结果才最重要。」刘兵说,抱着这样的心态写出的「致谢」不要也罢。

王修慧也无奈地表示,想要通过修理「致谢」来平直学生的内心于事无补。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任悠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