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宏教授:论文解读与重塑——研究方法与对象

2016-03-22 18:39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科宏
字体大小
- | +

张科宏教授上一讲点评了2011年《世界胃肠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回顾性临床研究论文。

论文标题:S100A4 over-expression underlies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发表杂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 2011 January; 17(1): 69-78.

本期丁香公开课开始深入讨论论文的细节,教大家怎样把研究结果充分并恰到好处地在论文中展现出来。

该文存在的细节解读如下:

1.None of the patients received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before surgery」这句话告诉读者:论文后面呈现的结果,也就是 S100A4 上调和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是肿瘤本身的特征,而不是化疗或者放疗的结果。

但是,若结合文章上下文,看到的意思是这样的:作者收集了我们医院共计 144 个结直肠癌样本,这些患者术前没有接受过化疗或者放疗。

作为医学编辑,我读到的信息是:你们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术前不做化疗或者放疗。

请问作者: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

2. 论文不应当仅仅交代这 144 个患者,而是应当介绍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

然而,本文作者却只提到这 144 个患者,其他的都没有说明详述。

这就意味着,当你纳入研究的对象不充分不足够的时候,也就决定了你的文章发表的杂志水平,以及作为作者的本身研究水平。

一篇优质的 SCI 论文,由两个决定性因素来评判。①研究本身是否靠谱,即 internal validity;②研究结果是否有普适性意义,即 external validity。

而普适性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要想保证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你必须做到:①抽样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性;②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描述是否清晰正确。

3. 上一期介绍本文中的研究分了两步:

①筛选:在 32 个样本上,用蛋白组学高通量方法找到了 43 个差异表达蛋白,然后对其中的一个,也就是 S100A4,用 Western、PCR 和免疫组化这些更加确实的方法进行了确认。

②在一个 112 例的独立样本上,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第一步小样本的初步发现,也就是 S100A4 的上调和淋巴结转移的关联,进行了验证。

然而,此处又说到:For the screening and confirmation study, 32 primary CRC tissue samples …. ,其中「screening and confirmation study」包括了 32 个样本,但是「confirmation」不是在第二步 112 个样本上做的么?怎么是 32 个样本? 

审稿人在研究方法角度肯定能够了解淋巴结转移的定义,蛋白组学的具体方法等技术性细节。

但是,最头疼困惑的是:你的每一步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根本无法把握到作者研究的基本设计和流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专题「白话医学研究」观看。

编辑: 周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