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造假到学术环境

2013-02-07 00:21 来源:科学网 作者:孙 学军
字体大小
- | +

最近关于学术论文造假的讨论在科学网非常热烈,主要是曾教授暴光一个审稿过程中发现的极端恶劣的抄袭事件。这种非常明显的造假当然不能让人容忍,不过正像神经所蒲教授的看法,灰色地带更应该密切关注。因为明显的造假不需要同行学者,随便那个大同行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问题。如果是蓄意的编造,为阳性结果而设计的论文,如果不去重复,几乎不可能被发现。除数据本身的问题外,忽视前人和他人贡献态度和做法也十分严重。这些才是危害我们学术健康发展的更要命的问题,许多简直就是学术空气中的雾霾,杀人于无形。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大量的课题项目几乎全部都可以顺利按照计划完成,就是一种学术整体上的亚健康表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需要给学术失败提供更大的容忍度,给更多地科研失败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给学者们提供更宽松的学术发展时间,而不是强迫大家追求论文,追求阳性结果,鼓励学者从事真正有意义,真正的发现,哪怕是证明错误的假说,这才是相对高的追求。

联想到上医治疗未病,可是上医从不是名医,最有名的医生都是在挽救生命的一线,少有预防医学的学者成为众人关注的明星,这又如社会上有许多明星和歌星,但很少有作词曲家成为名人的现象类似。但学术就应该而且必须给许多幕后英雄提供条件,提供给他们从事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曾有人说,美国的NIH的一些经费管理人员对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人员说,明明知道你们也弄不出什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所谓的神经保护药物,但国家每年仍会拿出很大量的研究经费给你们玩,原因是国家需要你们这些活动,以增加整个学者群对这一疾病的关注程度,维持国家在大部分重要领域的国际领先性。换句话说,国家会对有些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没有什么开发转化价值的研究提供一定规模的支持,目的以维持整个学术队伍的完整性,并不追求任何领域必须有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维持一定的学术规模,可以让这个国家的应用开发更少地误入歧途,这大概就是最大的贡献和意义。

我们把一个造假者揪出来,痛打一顿,弄成身败名裂并不困难。但这也只能一时痛快,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你会发现,有问题的学者层出不穷。而且培养一个学者很困难,搞臭一个学者很容易,在打击造假的同时也需要避免误伤。中国学术上存在更多比学术造假更麻烦的问题,一些很奇怪的现象,如真正原创的问题不一定会受到重视,而无病呻吟的课题反而大行其道,关键的问题是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些人升官发财的途径和手段,而不是因为这些学者爱好科学的真实体现。

大部分中国学者都十分重视国家科技奖就是一个典型的现象,一般来讲科学研究和科学评价不是同一群人关心的问题,但中国的学者在开始科研的时候就十分重视:这个工作是否可以报奖。报奖成为一段学术的总结甚至完结,报奖结束,工作中断。开辟另一个更容易获得奖励的领域。学者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评价去科研,这非常类似一种科学表演,而不是科学追求。

客观的情况是,国家科技奖可以获得很多好处,对许多人的生存质量带来重要影响,你若希望进入院士阶层,几乎就要依靠这个国家的评价模式,那怕是凭空制造的一种没有获得任何广泛认可的假说,只要你能证明获得所谓社会经济效益,你甚至可以说把一种空想的物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只要有人给你证明,当然这个也需要级别,那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获得国家的奖励。

客观地讲,中国学者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我们的学术环境污染程度一点都不比大气污染的程度小,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从源头抓,治理学术污染也需要从源头抓起。打假和打架更多地是为报料,是为新闻气氛,或者是为了少数人的个人利益,学术空间的污染才是问题的本质。中国科技的进步,绝对不可能仅仅依靠几次成功的打假。要老虎苍蝇一起抓才可以。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59353.html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