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让很多“野鸡”杂志倒掉

2013-01-13 19:48 来源:科学网 作者:曾 庆平
字体大小
- | +

只要打开电子邮箱,我每天都能收到几封来自国外杂志的邀请信,大多数杂志的刊名不熟悉。我不敢说它们全都是“野鸡”杂志,但它们肯定不是SCI收录杂志。

你问我对SCI的态度,套用《地雷战》中的一句台词:不见鬼子不挂弦!向国外杂志投稿,我一般只投给SCI杂志。我不敢向非SCI杂志投稿,一是担心文章发表后不被认可甚至被人讥笑,二是担心文章发表后如石沉大海般无人问津。

我至今还在后悔把一篇不错的论文发表在一本非SCI杂志上。由于抢时间,想赶在学生毕业前尽快发表,就投了一份刚创刊不久的收费杂志。文章投出后,反馈很快,只经过一次小修就接受发表了。这份杂志就是BMC Research Notes,说来实在脸红!

“SCI崇拜”恐怕已经在科研人心中不自觉地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和“痼疾”,但它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某些方面还是能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人嘛,必须有信仰、崇拜和敬畏,“老子天下第一”绝非好事!

一、“SCI崇拜”助长了科研论文评价体系的权威性

如同“不是金子在哪里都不会闪光”一样,我承认,不咋样的工作,即使发表在SCI杂志上,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如果是出色的工作,那就不仅仅是选择SCI了,而是要斤斤计较于杂志的点数和分区,甚而纠结于发Nature还是发Nature子刊。

如果大多数人都持类似的看法,就在无形之中长了SCI的威风: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从效益上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被SCI认可的杂志不愁稿源,收入可以做到“旱涝保收”;不被SCI认可的杂志,稿源极其有限甚至枯竭,收入通常是“食不果腹”。

二、“SCI崇拜”维持了学术杂志出版领域的有序性

不管你的杂志是否开放获取,在新一轮杂志“大洗牌”中,SCI已然成为限制期刊无限膨胀的“紧箍咒”,更是新创刊杂志难以逾越的一道“高门槛”。可以说,顺SCI者昌,逆SCI者亡!新创刊的杂志,要么选择向SCI靠拢,要么苟延残喘、自生自灭,投SCI所好已经是新杂志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的不二法门。

如果任由杂志不断创刊,无强而有效的筛选与淘汰机制,恐怕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就数学术期刊了。SCI不是通过行政命令监管学术期刊,而是采用简单而实用的分级方法为学术期刊建立信用,并实现动态管理,不是“终身制”,值得我们借鉴。

三、“SCI崇拜”让优胜劣汰机制发挥得淋漓尽致

唯SCI是从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把SCI当做“正规杂志”的“试金石”!对于期刊外行来说,只知道向国内或国外杂志投稿,并不清楚哪些是“野鸡”杂志,哪些不是。如果是国内杂志,可以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询问。若是国外杂志,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是否被SCI收录。

我是国外一本开放获取杂志的编委之一,它从创刊至今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其发表的全部文章被浏览的次数总共不超过1万次,何谈被SCI收录?真可怜!作为编委之一,我实在爱莫能助,就等着看它何时倒掉了,要多残忍有多残忍!

“野鸡”杂志特指那些非法无证的杂志。我觉得用“野鸡”杂志代表非SCI杂志不妥,因为它们显然是合法的,而是像无家可归的孩子,特更正为“野孩”杂志!

四、中国应当归顺SCI还是仍然另搞一套?

中国出版的正规杂志可不是“野鸡”,更不是“野孩”,既有“核心”认证,读者面又如此之广,总不至于担心生计问题。那么,中国杂志有没有必要融入世界杂志群?中国杂志应不应该追求SCI收录?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中文必须改英文(少数中文期刊已开始被SCI收录)。这不存在什么民族自尊心的问题,号称“正宗”、“高雅”的法语、德语、日语不也臣服在英语的“石榴裙”下了吗?有些中文杂志采取了“休克疗法”一夜变脸,“长痛不如短痛”,索性将原来的中文学术期刊改成英文学术期刊,淡化地域色彩,服务于全世界。

我想,学术期刊本来就是供学者们阅读的,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已经无关紧要。也许现在的争论并非中英文之争,而是在线发表(电子版)还是离线发表(纸质版)的问题,说穿了也就是收钱还是不收钱的问题。从今后的趋势来看,电子版将风靡全球,但也不排除复古思潮来袭让人偏爱纸质版。

五、中国杂志的国际化已经有章可循

根据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经验,他们创办杂志采用“双轨制”,既有新创刊的全英文的Cell Research、Plant Cell和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以及由中文改为英文的Acta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又有全中文的《植物生理学通讯》、《生理学报》、《生命科学》和《生命的化学》。

他们启用先进的在线投审稿平台ScholarOneManuscripts,并在审稿、出版、发行模式完全走国际化道路,期刊办得红红火火,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跻身世界知名学术期刊行业,值得国内期刊界思考和借鉴。

六、中国杂志独立于SCI之外会不会倒掉?

中国杂志究竟应该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还是改走国际化道路?对此,一要看中国是否能尽快建立自己可以媲美SCI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二是中国各高校及科研单位是否会改变对科研绩效的评价方法。

在我看来,如今出版社和杂志相继转为股份制,追求效益和利润已经不可避免,中国杂志(科普杂志除外)独善其身只能是痴人说梦!它们只能在收取版面费和降低文章质量之间取得平衡,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不过,中文杂志绝对不会倒掉,因为作者群和读者群实在太大。我预计,高水平论文将继续外流,中国的学术期刊终将沦为低水平论文的“集散地”。几十年后,除了中文科普杂志外,高水平中文学术期刊恐怕是古董了,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找到!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