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代展老师引发的学生“逃离”科研大讨论,一石激起千重浪!有惋惜的,有责怪的,也有无可奈何的。
在我看来,一名中科院的博士毕业生从事中学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许他培养出英才比自己成才更重要,对国家的贡献可能会更大。
我今天想说的,不是学生主动地逃离科研,而是教师被动地被科研岗位淘汰。
武大勒令200名“三无”博导下岗,暂时不准带研究生,就是变相把科研人员淘汰出科研岗位,而淘汰的理由不是“能力”,而是“财力”!
当然,武大的这个做法并非开国内先河,而且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谈不上是什么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举。
早在2004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就规定,科研经费不足3万元的博导,当年暂停招收博士生,连续3年因经费不足未招收到博士生的,自行取消博导资格。以后需要招收博士生,须重新按程序审批。
课题为零、科研经费申请为零、9年发表论文仅4篇的海南大学副教授张江南被学校取消招收硕士生的资格后,曾在网上发帖公开请辞硕导。
在中国,博导、硕导这样的“伪职称”历来都凌驾于教授、副教授这样的“真职称”之上而被赋予招生“特权”,只要你被评为博导、硕导,你就有资格招收学生,不管你有没有经费、课题和成果。
在导师少、考生多的年代,这种政策当然可以井然有序地延续下去,大家相安无事。一旦人人都成了博导、硕导,问题就来了:谁才有资格招生?那把不许招生的“屠刀”应该砍向谁?
第一刀肯定是砍向那些“三无”的“裸导”(无职无权),而“双肩挑”的官员学者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有官当,不招生岂不更轻松?!
第二刀当然是砍向部分“三有”的博导。为什么呢?僧多粥少!因为学术水平不高而招不到学生的博导,只得自动下岗,但那不是学校勒令下岗,而是学生择优下岗。
第三刀就要砍向硕导了。毕竟硕士生源比博士生源多,在985、211大学硕导招生还能维持几年,但在一些二、三流高校,别说硕导,就连博导都招不到硕士生了。
如今“读书无用论”盛行、文凭贬值现象普遍,报考博士、硕士的学生逐年减少,必然出现考生比导师少的局面,博导、硕导“自然”下岗已经不再稀奇,新一轮教师逃离科研“潮”在所难免。
“研”职“教”聘将逐渐成为高教行业的常态,抢上课、争课时的“闹剧”随时会在高校上演,改行、兼职、办公司等“不务正业”可能是“三无”教授们未来的必由之路!
好还是不好,各位都是直接关系人,由大家评判!
博导、硕导们,听到“狼来了”,你们胆寒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