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科研到底行不行?

2012-12-24 21:48 来源:科学网 作者:安 菲菲
字体大小
- | +

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网上骂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天天拿一大堆经费出不了什么像样的成果,无非是说中国的科技水平低,白养活了这么一堆人。又拿艰苦年代的两弹一星和人工牛胰岛素出来说事,说中国目前的科技状况令人堪忧。

无可厚非,中国目前的整体科技水平确实还远远赶不上欧美。但是,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不能完全怪罪于现在的科技工作者。现代科学起源于欧美,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那份积淀根本不是中国大陆能比的。大陆的起步实际上只能从80年代之后算起,起劲只有30年的历史积累。那时候国内科学界的状况实际上还是和刚解放那会儿差不了多少,科学界的各个领域和方向都是百废待兴,人才匮乏。在这样一个低起点的状况下,80,90年代实行的公派留学实际上是国家在为科技界播种,还有一大批的通过GRE出国的留学生都是在为未来的中国科学界的成长打基础。根本谈不上科学界的成熟和收获,自然也不会涌现多少牛逼的科研成果。而且那个年代在国外留学的人大部分还不愿意回国,滞留海外。

又有人拿两弹一星和人工牛胰岛素说事了,我也拿这事儿说道说道。首先,向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敬,为他们在艰苦年代做出对国家和民族如此大贡献的努力表达崇高的敬意。然而,我并不认为两弹一星和人工牛胰岛素就表明那个年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可以与欧美并驾齐驱的程度。一方面,两弹一星在基础科学层面的创新特别是理论方面的突破主要是由欧美科学家完成的,将其应用于核武器也是经过欧美验证过的。中国的两弹一星实际上是一个跟踪国际前沿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某一特定领域的集中突破,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如果对特定领域进行国际横向比较,中国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一流研究水平的研究领域的个数肯定比那个年代多得多。

这里要清楚一个概念,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是由整体的评分来决定的,不是由一两个领域好或坏来决定的。有些人在逻辑上抓住中国科技界在某一领域的落后对中国科技水平狂批乱砍,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表现。

谈完历史,讲讲现在。正如一开始的承认,目前,中国整体的学术水平还远远赶不上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和80年代的整体孱弱相比,现在的进步不可谓不明显,在很多前沿领域,跟踪国外前沿的速度越来越快,别人在某个领域做出了突破,国内往往不到半年就能在该领域上做出新成绩,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这至少说明了研究能力的一种提升。但是,问题也不少,原创性突破往往还是国外做出来的,国内只是在跟风。这可能是体制原因造成的。正如研究科研基金政策管理的人分析的那样,国内的竞争性经费所占比重过高,科技工作者为了应付考评和申请基金项目,不愿意在原始思想上投入大量精力,因为未经验证过的思想一方面是风险大,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相对应的研究方式是一种挑战。费时费力风险大必然迫使科技工作者转向风险小跟风的热门的容易发“大”文章的领域。

工科的科技工作者又瞧不起搞基础研究的。觉得没有产出没有意义。在这里,基础研究的价值和地位不做过多讨论。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工科应用研究都是从基础研究衍生出来的。否则,搞化工的干嘛去学习伯努利方程。中国目前的基础研究向市场应用的确不太理想。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第一,渠道不畅,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金融和市场多方面配套。然而,中国的风投市场只愿意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天使基金只听耳闻,不见人来。哪怕是一个很好的专利,没有转化应用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也是白搭。第二,政策上的不足。发明成果归所在单位所有,这无形中挫伤了发明人的转化积极性。发明人是最熟悉发明专利细节的,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很难实现发明专利的顺利孵化。但是,发明人又觉得累死累活的干生产转化,做出来归单位所有,顶多单位奖励九牛一毛的,没有动力。第三,相关法律法规上的缺失。关于发明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专利所有人和投资人之间的责任划分和认定模糊不清。如果投资人投资失败,究竟是专利本身有问题还是投资人生产不规范导致,或者营销不理想引起的,缺乏相关的责任认定标准,阻碍了潜在投资人的动力和兴趣。

说完现在,展望一下未来。我认为中国科技界的未来是美好的。

第一点,上世纪80,90年代出国留学的人很多滞留海外,这部分人在国外学术界浸淫多年,学术积累更为丰富。以前他们不愿意回来,是因为国内与国外的研究条件差异巨大。现在,多个因素导致科技人才大量回流。一方面,各种相关的金融危机次债危机,欧美各国科技经费紧张,而国内科研计费仍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而且,对海归高层次人才的***和留学归国专项经费项目还有***等补贴,足以吸引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回国。当然,又有人说水货不少,骗钱的很多。但是,有能力的毕竟不少。那么多外汇坐等贬值,不如人才引进,就当作风险投资了。据说,风险投资,20%的成功率就是赚的。那么,***里面的优秀学者怎么着也得超过这个比例吧。一大批优秀学者的回归,无疑能够推动国内学术界的提升。

第二点,国内的整体土鳖学术队伍有了很大提升。这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早期回国的教授培养的学生很多也开始挑大梁了。老一辈的高水平科学家当年数量稀少,所以,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不行。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开枝散叶,培养出来的徒子徒孙中,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所以,从人才队伍上来讲,中国目前的人才队伍水平处于一个质的转变过程之中。这对中国未来科技水平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愿意祝福中国科技界未来更美好!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