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就像已经发表过CNS一样

2012-11-23 19:54 来源:科学网 作者:马 欣然
字体大小
- | +

今天是感恩节,似乎我们还是应该为自己健健康康活着做着或苦或甜的科研而感恩。

我一直认为,社会就是这个样,人生就是这个样,很多残酷的现实,很多难言的苦衷,但也有很多成功的快乐,很多达成的目标和希望。要么就怨天怨地怨爹娘,要么就去接受它适应它改变它。这条路确实苦,即使对科研再有兴趣,但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确定的前途,却有的是实验的枯燥和失败,只靠那阿Q般自嘲的力量,靠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希望,做科研的心中谁没有过迷惘没有过苦闷。科研难做,但没人逼着我们做科研,只要有胆量有魄力,随时可以换路。但如果自己选了这条路,就只有踏踏实实走下去,怀着勇气怀着自信怀着最初的哪怕一点点做科学的梦想走下去。

索萨曾经说“Dance as though no one is watching you, love as though you have never been hurt before, sing as though no one can hear you, live as though heaven is on earth.”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欣赏一样,去爱吧就像没有受到过伤害一样,歌唱吧就像没有人倾听一样,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最后一天一样。

其实,科研也是一样。做科研吧,像已经发表过CNS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我感觉做科研最苦的地方不是身体上的疲劳,而是心理上的。科研出成果的周期太长,那种不知道实验结果会将自己引向何方的忧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答案的困扰,即使再好的课题不知道何时会被人抢发,不知道今后自己的归宿的迷惘。这些未知既是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人在低谷中最煎熬的时光。这也就是所谓的压力,适当的压力是好的,但太多的压力只会起反作用。

我想起自己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很多快乐的时光和所取得的小小成绩都是在没有压力的过程中产生的。高中为例,我就读于省重点高中,成绩在班里虽然还是中上,不过考试一般也就十几名。高二升高三的时候,按惯例会参加学科奥赛。当时自己的长项是化学,成绩很好,已经自修过几乎大学化学的课程,暑假时学校组织了中科大教授到学校做奥赛班,自己参加了感觉也很好,自然报名化学奥赛。虽不指望多么出类拔萃,也还是希望自己能在化学奥赛里有好的表现,一方面是自己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如果得奖弄个高考加分就更好了。在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中迎来的考试却是悲剧,当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卷子太难抑或自己实力欠佳,或者压力太大,反正做的糊里糊涂,结果出来名落孙山,只得了安慰性的市里三等奖。唯一可能为自己高考带来加分的化学也没有发挥好,我很是伤心失望。

化学奥赛后面紧接着是数学奥赛,平时水平一般的我,也只有抱着考着玩的心情报名了,离考试时间短准备仓促,平时也没怎么看过高等数学,要考试了,只好大半个月抱着本高考数学习题集做了做就上场了。没想到,竟然初赛到复赛,复赛里仅有三道题,我如有神助,特别是第三题证明题,本来很复杂的,但我做习题集最后一章节正好讲的是用另一种思路解这类证明题(时间太久,数学也忘光了,想不起细节了),结果顺利证明成功。出考场的时候,我还没觉得有什么,但跟班里尖子生一讨论才知道他们都没证明出来。考试发榜只记得是数学课,校领导把我们数学老师叫出去,一会儿他开心地回来在班里宣布我那年考了全国数学奥赛全省赛区第九,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包括我。正是凭着这奥赛全省第九,我得以高考免试保送南京大学。不过最后的高考我还是去了,我不想别人说我是撞大运。虽然不管考几分我都得去南京大学,但最后的复习我和班里同学一块儿坚持到最后,而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复习的过程变的轻松愉快,我在高考考场里又发挥出色,公布成绩时过了当时北大清华的招生线,而按我的平时成绩,我之前的目标也就是中科大,复旦,南大。

大学四年按下不表,最后是顺利进了自己想去的中科院想去的上海,刚进中科院什么都不懂,做实验更是残酷的反复,我现在还留着当时给小老板的邮件,表明自己的歉疚之情,自己大概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也没有拿到满意的western blot的结果。当时自己最大的压力就是毕业毕业,做的很苦。到三年级了最满意的一个课题还被两篇pnas抢发了,等于快三年了却颗粒无收。自己那时根本没有想过什么所谓享受科研的乐趣啦过程啦,纯属扯淡,只有“按时毕业”这四个字一直在脑海里。当自己继续拼着努力受着压力,恰好在2010年大年三十,我第一次收到邮件,说我第一篇sci论文接收,达到了毕业要求的时候,我狂喜,和爸妈拥抱在一起的那种压力彻底释放的快乐,像弹簧压到底最后弹开的那种如释重负,至今还在眼前。

我知道我享受科研的快乐的时候来了。三年里有了一定的科研经验,发了一篇5分的sci,但没有了毕业的压力,在紧接下来的短短两年时间里,我就接着陆续发表了5篇SCI,影响因子过25。可以说那最后的博士两年是我做科研来最快乐的两年,只有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结果,不断克服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不再急躁,不再彷徨。我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试,对什么都好奇,不光代谢领域,其他方向其他热点其他技术都想去学,健康所关系不错的几个组我像成了临时组员,这几个组的导师和同学都跟我都很熟悉,我临毕业时没完成的课题或者有了线索的课题还有好几个。这里也要衷心感谢中科院和我的导师给我们学生这么好的实验条件,实验环境,这么好的指导和合作,这么优秀的同学,还有优厚的博士待遇。自己硕博五年级时工资已经3800块了,加上导师每个月的津贴和年终自己论文的一些小奖励,每月工资已经过5k了。作为一个博士生,我可以无忧无虑,很舒服的住在徐家汇的宿舍,和最好的哥们喝着啤酒吃着烤串聊着课题,不用考虑高企的房价,不用考虑未来,只要做自己爱做的实验,探讨有意思的科学问题,夫复何求。

人总要向前走,博士毕业顺利走向美国的博后岗位,又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追求。想做出更顶级的工作,发表更好的文章。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导师,熟悉的兄弟们,有时遇到困难会很想很想他们,很想博士时间的生活,想到要流泪。他们也和我一样都在美国,中国不同地方拼搏着努力着。我想,我们都应该做着科研,像已经发表过CNS一样,再不用考虑生存的压力,只有探讨科学问题的热情,解决科研难题的快感,一切暂时的困难都会过去。五年十年之后,看看吧,这个世界是我们的。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