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去参加免疫学年会(AAI),有三个Poster(一个讲乳癌免疫组库变化,一个有关三个不同的测序技术做免疫组库测序的比较,另一个是有关R10K项目), 一个大会演讲(讲R10K)。我们iRepertoire公司还办了展台:
展台简单介绍我们的产品和技术,还有一个很受欢迎的奖品(留名片抽奖)是免疫组库测序数据显示的TreeMap, 每个方块是一个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下面的图是乳癌病人组织侵入淋巴细胞的免疫租库。不过科学数据装在漂亮的镜框里也成了热门的艺术品了。
这还是跟路过展台的人搭话的一个要由头:
我会说:“想得到这个漂亮的艺术品奖品吗?”“what is that?" 他们会问。“It is actually our immune repertoire sequencing data. This is one way to present it. This is the repertoire from infiltrating T cells, and the other picture is from the same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不过,这次会议的一个意外收获是认识了Dreyfus医生:
D医生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科的临床医生,自己没有实验室,平时也不做实验,但是是一个地道的“理论家”。这是他的几篇论文:
因为没有实验,他的论文的一个特色就是总是只有一个作者。他通过阅读大量论文,观察别人的实验结果,来给自己的论点找论据。他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后天免疫(adaptive immune)是如何进化来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一般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两个假说:“大爆炸”假说认为动物通过一次性获取RAG-1, RAG-2这两个DNA重组酶来得到后天免疫的T, B细胞的;而“渐进进化”假说则认为后天免疫是从Innate Immune系统逐渐进化来的。
他认为,前一个假说因为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而显得很弱,可是后一个假说也没有很好的证据。所以他通过观察找到了隐藏得很好得证据。我的德国合作伙伴(发现了中性细胞中也有TCR表达)的工作正是给D医生提供了很好的论据,所以他和德国人也很熟悉。知道了我已经和他们合作了,他更高兴。
有关具体理论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他的精彩论文。不过这里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没有实验室能搞生命科学吗?不自己做实验也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吗?这样的论文能得到同行的重视吗?能得炸药奖吗?
James Watson他们不也是用别人的实验结果来论证自己的假说而得到重大发现最后得了诺贝尔奖的吗?
可是,这样的“机会”还多吗?生物学中这么重要的问题还有吗?我们需要有什么条件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其实,不管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发明,在生物技术领域还有太多太多的“机会”,有许许多多的重大问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只要我们用心,专心,耐心,细心地去想,机会就能找到。这不,一个偶然的会议,让我们碰到一起,也就有了合作的机会(他有几个非常有趣的项目要和我合作,用我们的免疫组库测序技术提供更多,更直接的证据)。
我运气好,总能在刚巧的时机碰到该碰到的人。不过, 他的运气也很好,不是吗?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证据”。可是,巧,都是留给历史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就是汗水和勤劳。机会都是碰到的,而碰撞就有99%的无用功。快乐,就是当那1%的成功碰撞发生的时候,当两个人讲到兴头上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你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呼吸加快了,眼睛也睁大了。这样的快乐,哪怕只有1%,也会让那余下的99% 无用功做得有目的,有奔头,没有抱怨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