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高教质量“保护神”:预防与严惩学术不端

2012-10-25 21:3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潘治 姜慧
字体大小
- | +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最近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全国只有14所大学的荷兰却有12所跻身世界最佳大学前200名,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荷兰政府10月份发布的报告也表明,荷兰科研人员人均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仅次于瑞士,居世界第二。

荷兰顶级大学多,大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也多,可谓保质又保量。除了多方面的体系建设之外,对学术不端的严格预防与惩罚机制,也成为确保荷兰高等教育和科研质量的有效手段。

2011年11月,荷兰蒂尔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迪德里克·斯塔佩尔因大量学术研究“造假”,导致其博士学位被撤销。荷兰大学联合协会的负责人就此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荷兰在杜绝学术腐败和论文造假等方面有着全程严控的监督体系。

早在2004年,荷兰大学联合协会就发表《荷兰科研人员行为准则》,对科研工作人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自身价值进行规范,概括为:严谨、可靠、可控、公正和独立。

尤其重要的是,《准则》对“学术造假”进行了尽可能准确和详细的定义,譬如援引他人作品篇章段落未注明出处、虚构研究数据等行为都属于学术违规。

日常耳濡目染的诚信教育,是预防学术不端的第一道“关口”。在荷兰,科研机构和大学通过日常课程、讲座和辩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和科研人员对现有科研规则的学习,加强科研人员道德教育。

在实际操作中,荷兰大学从本科阶段就注重教育学生“以诚为本”。一个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哪怕是一个数据,只要不是原创,都必须注明出处。而原创的部分哪怕是“天花乱坠”,只要是自己的,都会受到尊重。

一名莱顿大学的学生向记者介绍说,她本科毕业时一篇50页的论文,文章观点、数据、信息的来源出处至少占到三分之一,而有的论文甚至更多。这些出处来源查证的过程不比构思一篇论文花的时间少。这看似繁杂的信息检索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再消化过程,同时培养了一种尊重他人成果的习惯。而研究生阶段在积累的基础上,更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鼓励公众监督,是预防学术不端的第二道“关口”。荷兰设置了独立的“全国科学诚信委员会”,负责调查每一个匿名或实名举报的学术造假,并成文公报。如果举报案例证据确凿,结果将在大学间公布,科研人员在学术界会身败名裂。这种严惩旨在震慑科研人员在造假前三思而后行。

设立造假科研人员“黑名单”,是这一体系的第三道“关口”。荷兰皇家科学院的一位专家还向记者介绍说,学术造假案例被公布后,所涉及人员的个人信息同时会录入一个“科研学术造假名单数据库”里。任何一个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在雇用科研人员时,很容易通过这个数据库查询此人的学术违规记录。有造假记录者很可能终生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岗位。

对学术腐败“零容忍”,或许恰恰是激励科研人员出成果的潜在前提。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