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科研懒人,不愿意去读论文、去抠懂数学公式的含义,最近已经清晰地认识这个问题,不得不调整,然而分析原因发现,正在断送我科研之路的主要因素应该不在于自身,更多的是环境问题,具体来说至少有如下3个“缺少”:
第一,缺乏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在大多数高校,研究就是个人的事,与人交流比登天还难。目前我虽已经成为硕导,平日也追着和学生交流,让学生问问题,指出我研究和看法的不足,形成交流事实,但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几乎没什么效果,更不用说和同组人、同行的交流。
第二,缺乏诚信的科研平台。在普通高校,科研往往是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绝大多数教授并无研究兴趣,而只是利益驱动的研究,研究生们亦然,这在10年前我上研究生时几乎感觉不到,但我在07年以后逐渐感觉到研究生为了毕业造假,老师为了上职称找人代写论文,领导和导师为了不受他人谴责而默许这种做法。
第三,缺乏公平的评价机制。大家做科研都不容易,但有些学科发sci不算什么难事,而有些学科就不适合发表被公认为“水平高”的SCI收录论文,而在毕业、职称评定时往往用数sci篇数的做法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或能力,这让很多踏实科研的潜力股大受挫败,最后要不弄虚作假多发表,要不退出不公的学术圈。
除了上述三个缺少外,其实“经费”的缺少已经不是主要因素,而另一最大的缺少是缺少齐心协力把科研做好的一组人,这应该是其他缺少导致的,不是根源。上述三个“缺少”随着我导师的退休,在我周围逐渐形成,正在成为断送我科研之路的元凶,虽然我在不断的挣扎,但效果似乎不好,只能期待即将启动的科研体制改革能带给我正面影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