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因学术不端行为遭离职一年的处分。而就在该消息发布的前几天,哈佛大学100多名学生因在期末考试中有作弊嫌疑而被调查。
《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显示,科学性杂志论文回收数目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200%,其中一半是由学术不端导致的,而发表的实际论文数量只增加了44%。由此可见,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了一种学术疾病。
“种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精神,同时也挫伤了大众对于科学权威性的尊重。”在近日于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三届中美科学道德诚信案例研讨会上,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责任、人权及法律项目主任马克·弗兰科尔表示,科研工作者端正学术行为对科学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罪:引发诚信危机
“在借鉴、参考、综合不同学者学术理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几乎已成为现在学生写论文的基本模式。”浙江大学法律专业一位本科生表示,大学生普遍对抄袭的范畴很模糊,以致写论文时无法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科院院士、《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王鼎盛给出的数据显示,2001~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物理快报》共发表论文8425篇,其中被举报有不端行为的论文共22篇,经查证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共计17篇,占发表论文比例的0.2%。
“这一数字对不同人群来说具有不同意义。”王鼎盛指出。
对公众来说,0.2%的比例似乎没那么严重。但对大学校长来说,一个研究所或学校每年可能有上千篇文章,每年有两篇出问题的话,如何处理相关人员,就会是个很头痛的问题。
在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学术上本应进入收获的季节,但却滋生出学术不端的“毒瘤”,甚至不时传出知名教授、校长涉嫌抄袭的丑闻。这些现象的存在,令大家的心理承受底线越来越低。
因:追逐利益所致
“科学家现在能得到的资助非常有限,所以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来争取资源。这最终可能导致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的严谨、客观相悖。”美国欧道明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朗莱斯指出。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卢天健认为,致使科研工作者铤而走险的原因是对最大利益的追逐。在《科学》、《自然》等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所带来的回报常常是巨大的。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马克·弗兰科尔也强调了利益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驱动作用。他说,美国许多科研人员的项目资金来自企业,但企业利益有时是同国家和社会利益相悖的,这对科学家的道德诚信形成了极大挑战。
“年轻科研工作者面对这种环境往往会手足无措,因此我们会关注导师如何给学生作这方面的准备。比如,不该给年轻科学家增加压力,而是应尽力让他们对做正确的事情更敏感。”他解释。
罚:严惩更需教育
科研诚信是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更是科学本身的组成部分之一。菲利普·朗莱斯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马克·弗兰科尔指出,尽管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时不能低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但最终仅有规章制度还是不够的。
“浙江大学也出过几次这样的问题。对于学术不端的现象,除了要从制度建设上杜绝,一旦发现,处理一定要坚决。”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出一件就要严肃处理一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学术上不端正的人。”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所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就像体育界反兴奋剂、政府反腐败一样,应对学术腐败行为实行‘零容忍’。”
但如何从源头遏制学术不端?马克·弗兰科尔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培养科研工作者端正的学术行为和习惯。就科学道德教育这门课的上法而言,不仅要有“言传”,更要有“身教”。这种说法得到不少与会者的呼应。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梅丽莎·安德森认为,如果发现年轻的科研人员有学术不端倾向时,有经验的科学家应该立即站出来,不要因为压力而导致他们做出令其后悔终生的行为。
“很多学生不清楚科学道德是什么,到了大学以后我们突然告诉他们,这是不合理的。”饶子和认为,“应该从幼儿园开始,由家长、小学老师来告诉他们,而不是到了大学再来接受道德教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