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汤森·路透预言2012诺奖得主所想到的

2012-09-28 15:33 来源:科学网 作者:诸平
字体大小
- | +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揭晓前后,大家对于其预言结果也同样非常关注。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是全球惟一使用定量数据来分析和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机构。每年,汤森·路透的引文分析师们都会挖掘来自汤森路透研究平台——Web of KnowledgeSM中的权威数据,识别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基于对其研究被引用情况的全面考察,汤森·路透向这些高影响力研究者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并预测他们可能在当年或将来获得诺贝尔奖。2012年引文桂冠奖得主中有13名来自美国,2名来自加拿大,3名来自日本,3名来自英国。引文桂冠奖得主的引文影响力,是根据其所发表的论文在过去30年中的被引频次得出的,通常在其所在领域的研究者中排名前千分之一(0.1%)。汤森·路透迄今已成功预测26位诺贝尔奖得主。今年是汤森路透连续第11年发布该项预测。

20世纪80年代末,自南京大学首先将汤森·路透的SCI引入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从某种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科研评价的定量时代。这件事与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并引入由科学共同体内专家,以民主决策方式决定科学基金分配的同行评议机制一起,表明我国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行政手段为主,评价结果以行政级别的形式体现,并按相应行政级别享有国家投入和待遇的行政评议阶段结束了。但是,近30年来,我们的评价是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迈进,当我们看到汤森·路透的预言高引作者,可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际,我们依然是在高产作者的圈子里打转转。最为典型的就是《人民网》2012年6月25日发表了题为“2012中国两岸四地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揭晓”的报道,文章以“两岸四地大陆高校基础研究水平最高,1998年至今(2012年6月)共发表243篇Nature&Science论文”为开场白,这样的表述是否确切已经有文提出商榷。

在2012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于我们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进行反思,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东西,什么是我们应该放弃或者改邪归正的东西,为什么汤森·路透没有以Nature & Science论文数量的多少来遴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者,没有以“SCI”高产作者作为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者,而看重的是被引频次的多少。我们的论文质量(被引频次的提升)的提高,为什么赶不上数量增加的大跃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量化政策”存在的缺陷吗?
 

编辑: 晓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