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激各位前辈的关注及剖析重点的指点。以下是我博士一年级和博士二年级的经历和感触,请各位赐教。
先说为什么选择读博士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我的理由,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牵强。当时还是硕士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出政策说我们这届学生在这学期就可以申请直博。而且从发通知到申请貌似不到一周。当时看到通知就眼前一亮,下意识里认为这是个机会,一定要抓住,不然过这村没这店了。加上博士头衔的各种光环,我就痴迷了,非要抓住这次机会不可。其实那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没有太多考虑,想只是要出人头地,要过与别人不一样的生活,就是不想平凡。估计这和家庭背景有关。我农村出身,自小到大对高学历就充满了幻想,觉得学历才是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于是我成了我们村第一个研究生,当然后来也成了第一博士研究生。直博机会的争取也是一场战争。因为1号Boss这批只有三个名额,而想报他的人多达八九个,而且各个都根正苗红、身手不凡。一番刀光剑影的火拼后,我又胜出了。在整个过程中,我考虑的最多的是我一定要得到这次机会,无论如何也得到。但是,我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我到底适不适合读博士?二是博士毕业后我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恐怕我现在都无法回答,但当时连考虑都没考虑过。而第二个问题呢,现在很明了,我想做一名大学老师。而且,我心目中的大学老师是站在讲台上的,不但在专业领域是学生的引路人,而且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风向标。我喜欢那种与人分享的感觉,喜欢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喜欢看到台下的眼睛从迷惑到明朗。我不告诉他们应该选择那条路,但我会告诉他们在每个岔道口都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思考。如果他们中因为思考了这些问题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也成功了,我的价值也实现了。这很重要,因为这种自我实现是我感到幸福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做到这些不太现实。原因之一是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在关注项目,关注SCI,关注职称。这无可厚非,因为没有这些,大学老师只能清贫。月工资3000块,志同道合的两个人,月入6000,买什么房?!购什么车?!生什么孩子?!养什么老人?!这些钱,能够存活、能随得起礼就不错了。因此,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又不关注项目,不关注SCI,不关注职称是不现实的。原因之二是就算做成了只在讲台上工作的老师,也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现在知识更新、社会变革这么快,不做科研,不充实自己的经历,不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思考新的问题,这,还能吸引学生么?如果不能吸引学生,这样的大学老师照样是误人子弟。因此,不管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答案,我肯定我至少会把博士学位拿到,到工作岗位后无论是通过什么手段,都要是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完善….
言归正传,下面谈下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还是加上引号心里舒服些。在硕士毕业前半年,1号Boss 觉得我们这个研究领域有较好发展势头,就觉得该做些现场试验了。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我头上。于是我重新开始了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这次可是难多了。
首先,我下了大功夫在整个试验方案的设计上。自己修改了多次后去找老师们看,当然如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异议。其中一位老师(团队中可以称为3号Boss)的评价是,觉得你这个做完了就是一个大试验报告,非常全面,但没突出重点。但当时我觉得我这整个领域是全新的,所做的一切都是新的,多做多得。而且这试验劳民伤财,每年只能做一次,一定要能多做就多做。当时真是太贪婪了,就像有前辈在前面博文评论我有点功利是一样的,而且不是一点,是非常功利。当时的试验计划就是这样,存在重大缺陷但当时没意识到。
其次是实验基地的构建。我说了是从无到有,非常艰难。试验基地在离学校近三小时车程的农村,每天意味着有近6个小时在路上,每次去都意味着起早和贪黑。当然可以选择住在那里,但是那个地方可以这么形容:饭只能闭着眼睛吃,厕所只能闭着眼睛上,住的房子是装的是一刮风就吱吱乱叫的屋顶,门也关不太严只能那凳子顶着,洗漱是凉水,洗脚倒是有热水,但水里总是漂着油花。我是能不住那里就不住,光在路上跑就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光实验基地的基础建设,我就跑了几个月,去购买各种建筑材料,租用各种大小的货车,雇佣各种模样的工人,面见当地的各种官员和地痞。就几个月功夫,我变黑了,沧桑了,憔悴了。但试验基地还是建立起来了,并完成了第一轮试验。
接着讲第一轮试验。当时的试验计划的内容太多了,而且我一点都舍不得放弃,一直咬着牙挺着。原因之一,整个试验都是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不做就全白费了;原因之二,当时带一个师妹,学校要求博士和硕士的毕业论文不能重叠,当时就想着把饼做大,到分时怎么都好分。结果也是很可怕的。一是必须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但不能保存样品的项目都测了,但测得不精细,毕竟量太大了,而且人手有限。数据根本没时间整理,就记在一个本子上,连录成电子版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天天都是“脚打后脑勺”的状态,后来竟然发现有数据缺失,当时那叫一个悲催,而且无法弥补。二是必须在实验过程中测定但样品可保存的项目都保留了样品。样品量那叫一个大啊,一车一车的往回运,到处都是样品,冰箱占满了,就又买了个冰柜,后来冰柜又占满了。别人都说我们试验怎么气场这么强大,弄个样品也是这么大量。当时还美滋滋的,心想等我都做完了的,成果吓你们一跳。但这并没有发生,这一整年的结果就是已获得的那些,留着的样品只是处理完了,根本没时间分析。再后来可能是被试验的劳累吓怕了,心理上来了一次大波动,就有那么一阵子对做试验特别抵触。那段时间老师给分了长期的活,算是个兼职,劳动量也不小。所以,我就逃避了,精力全放在这份工作上,压根不去想样品分析的事。就这么蹉跎着,等醒悟过来时又到制定第二年试验计划的时间了。当时挺恨自己的,恨自己为什么逃避,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面对工作的勇气。
第二年的计划制定好了许多,最起码去掉了一些不太关键的测定项目,确定了两个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个计划现在来说还是有许多缺陷的,因为这并不是基于第一年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的,针对性依然不强。另外,我又更stupid地增加了几个新的研究项目,原因同上,觉得不做就太浪费了。这是第二年的试验计划情况。试验进展还是可以的,也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逐渐完成,但都是得到了半成品。当然过程的艰辛依然触目惊心。等这一轮试验做完时,1号Boss和2号Boss都说怎么总做也不出东西呢,赶紧抓紧写文章,再不写被人家超前了,人家先发后你这再想发也发不了了。这对我完全起作用,于是,我再一次逃避了分析样品这事。新的样品又占了一个冰柜。我这一年,又是如此令人尴尬的一年。我对自己更不满了,开始讨厌实验室的一切事。觉得自己真是没用,为什么累死都不出东西呢?
然后说写论文的事。老师的提醒当然有用,可能因为这样的提醒太稀少了。因为我是团队这个方向的第一人,一切都没基础,写论文依然如此。是先从中文开始的,真是边学边写啊。因为是跨学科研究,理论背景根本不够,谋划一篇文章前我至少得把自己关图书馆看一周的教材,知道了基本理论后才看文献整理文章,所以每一篇写得都十分艰难。写完后就给2号boss看,她的理论背景是不同于我跨的这两个学科的另一个学科,所以提的问题不是很多,没异议了就开始投稿。同时写第二篇。由于我的研究内容学科跨度较大,相应的杂志也非常少,投核心期刊不甘心,于是就锁定了EI源期刊。总的来说,投稿的过程就是不断被拒的过程,各种被拒。开始时被拒稿对我打击还是很大的,还好后来都麻木了。最后,都快到最后一个EI源期刊时才被接受。
其实,在写中文论文这个过程中已经开始看英文文献了,也用了不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再后来,老师说,别老写中文了,都3篇EI了(包括硕士毕业前那篇),再写也没什么意义了,抓紧写英文吧,没SCI可毕不了业。以前不直接从写英文论文开始的原因是比较怕,没自信,觉得自己写不出来。老师现在提出来了,自己想想也是,没SCI的博士叫什么博士?!于是开始奋战写英文论文。这差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重要的是对自己没信心,这是最大的拦路虎。第一篇英文,实验材料与方法写了一周,觉得写不下去了,停下忙别的。过了一阵子,觉得不写不行,捡起来重新写,结果与分析又写了一周,又写不下去了,又停下了。等再醒悟过来时就今年3月份了,这是英文论文的压力已经大的不行了。拿出来再写,发现结果与分析写的太烂。于是重新画图,重新分析。当时遇到了贵人,是我的一个同学,以前没怎么交流过,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聊了很多,我发现她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其中之一就是一旦确立目标就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在她的影响下,我又用了半个月才写完了第一遍英文论文的初稿,完善后就发给2号Boss了。当时心里挺美的,自己也能做到,不就写个英文论文么,有啥呀。
以上是第一篇英文论文的写作过程。在等2号Boss意见的过程中,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用10天时间写出第二篇论文。之所以定这么短是因为这一篇和第一篇的实验设置是一样的,但探讨的问题不一样。当时信心满满,并按期完成了计划。完善后又把第二篇文章的初稿发给2号Boss。但在这过程中,2号Boss一点动静也没有,我都开始怀疑她是否收到了邮件。确认后,人家说收到了,说忙,让我等。好吧,等就等吧。当时其实想开始第三篇文章的写作来的,但想想这两篇文章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这么写下去,这问题一直都改不掉。于是决定研究下期刊。一翻比较后,目标期刊就定下来了。但是2号Boss依然没动静。我仔细看了下,有个期刊可以先投摘要的。于是就将第一篇的摘要美化了下发给2号Boss,请她看下,没问题的话就先投摘要好了。结果又是了无音信。后来,2号Boss就要过生日了,我们想组织下给老师过生日。等把这事告诉老师的时候,老师说,也行,正好咱们开个组会,都好久不开了,看看大家的进展。要知道我们上个组会都是8个月前的了。听到一顿兴奋,正好可以把自己整个博士研究的内容捋顺下,让老师看看离博士要求还差多少。而且我确信她会对我那两篇论文做出个回应。于是兴高采烈的为组会做准备,结果,2号Boss的反应令我大失所望。当我问博士研究如何进一步进行理论深度的研究时她一个字都没回答,直接转移话题了。对于我那两篇论文,老师说我阵子太忙了,接下来是为何忙,如何忙,而且手里压了四篇英文文章了(除了我那两篇还有两个师妹的各一篇)。还说,你们的第一篇我肯定下大功夫改,所以得需要大块的时间,而我现在没有这么大块的时间。
当时我还没失望透顶。觉得应该再争取一下。就是打电话向2号Boss预约时间,口头向老师报告这两篇文章都在写什么,而且保证最多一个小时。还好,她当时就答应了。考虑到她没时间仔细看论文,我就把两篇文章关键的图表,摘要、前言和结论打印出来了带去了。她只看了图表。第一篇的结论是,写的太散,得找个主线穿一下,但什么主线没说。第二篇的结论是,这块写的挺完整,修改下就差不多了。回来后又充满干劲了,但这次,我没完成任务,到现在也没完成。先改的第二篇,因为觉得比较容易。先从前言改起,觉得扣得帽子太大了,离文章主题太远。于是各种查写前言的方法,找资料充实进去。这个过程很缓慢,前言改完一周过去了。再看看文章主题内容,发现和前言又离得不近了。当时很恼火,于是转移注意力。开始改第一篇。这也是很不易呢,因为老师只破不立。查了大量文献,思考的脑袋也快爆了,就是没找到老师说的那条线。后来又做了个决定:既然串不起来那就拆开好了。但是,事实并非我想的那么简单,拆开有拆开的缺陷。又行不通了。回到第二篇,思考了下有了新思路,就调整了下前言,文章就挺和谐了。美化了下摘要就给老师发过去了,这次用的QQ,感觉能比email 给老师的冲击大些。实际也是如此,没几分钟就回来了。打开后,我简直崩溃了。她完全用中文写的,第一条说摘要太没新意。这没什么,我能接受。然后她说了她的建议,这时我接受不了了,因为她说的压根不是我这篇文章要探讨的内容。第二条评论说英文写的太不顺了。这没什么,我也能接受。同样让我受不了的也是她的建议,说让我找我的一个师妹帮我改。我真是崩溃了,眼泪开始哗哗的流。
自此,我开始逃避了,不光逃避分析样品,还逃避写论文,改论文。这叫什么博士生?这处境我不知道该对谁说,太要面子了……还好,我发现了这个大舞台,这里有良师,有益友。我对自己还有希望,所以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全写出来,希望各位前辈给予教导,小女子感恩不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