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封来自医院项目负责人的offer,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平台,“临床学者”。就在拿到offer的前一天,一个电话又给了我意外的惊喜,问我是否接受他们基金会的fellowship,“Of Course!!!”。心花怒放,不仅因为是更高的薪水,更是因为这是自己向往的人生轨迹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既是physician,又是scientist。从临床上汲取研究的方向,从实验室探明前进的道路。
回首出国的5年,从Ph.D student到Post-doc,再到现在一个让我兴奋无比的位置,一步步走来,忘记了所有的辛酸和疲倦,忘记了所有的痛苦与失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换来的不仅仅是导师的肯定,更是同行的认可。如果把自己跟其他的同事比较,我发表的文章不是最好的,我工作也不是最勤奋的,可是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尝试、一直在失败,而一直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
我不明白导师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为什么会推荐我?导师告诉我,因为两点:persistent与enthusiasm,持之以恒与满腔热血。如果一个“烂烂”的课题放在你面前,告诉你这个课题已经有二个人试过,导师跟你说即使完成这个课题可能感兴趣的人也不多,文章也没有高的评价,但是这个研究对于理解某一个患者的疾病是重要的,对于理解某一种机制在疾病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导师问我,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不是很在乎文章能发到哪里,我只在乎我能仔仔细细的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清楚。导师大加赞许,尽管我的心里有些酸,毕竟谁都知道什么才是硬通货。
很多年没有接触病人了,可是并不等于我已经忘记了最初选择科研的原因,而在美行医最大的拦路虎之一就是USMLE,通俗的说就是执照。我是在国内考完主治之后出国的,可是美国对医学生的要求与国内还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简单的说是需要你掌握更多的东西,最头大的是行为、心理、精神病学。在国内开始实习甚至行医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教过怎样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怎样去察言观色,怎样去体现你的关心与关怀,怎样让愤怒的人冷静下来,怎样让木纳的人开口说话,怎样去对待一个想自杀/他杀的病人。学习是件痛快的事,痛并快乐着。很欣慰的是这样的痛已经基本完成,只留下最后一步。
人生中没有一种经历是多余的,痛苦、快乐、痴狂、郁闷、欣喜。现在也许是欣喜过头,其实有一个人比我还要快乐,那就是我的夫人。无数次“归”的念头让我不得不为了家去考虑,无数次“留”的念头让我不得不去面对荆棘与坎坷,归与留似乎还没有划上句号,而是……家庭留给的只是无尽的支持,他们不会因为你一时的失意而置之不理,他们更会因为你的成功而欣喜若狂。
昨天跟兄弟姐妹们好好的庆祝了一下,喝酒喝酒,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一个实验室能有28面国旗是最好的验证,发现人性是如此美好,在一个集体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祝贺。夫人提醒我,人家会嫉妒的,我不以为然,至少我不会,就像我为座在我对面的兄弟感到非常高兴一样,他的文章刚被science接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