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名校学生抄袭现象愈演愈烈

2012-09-18 18:04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作者:RICHARD PÉREZ-PEÑA
字体大小
- | +

去年,美国一些最具有竞争力的学校陆续发现大规模抄袭现象。这些学校包括曼哈顿的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美国空军学院(Air Force Academy),最近的例子则是哈佛大学(Harvard)。

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研究表明,有大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学术道德标准,优等生违规逾矩的可能性和其他学生并没有差别。此外,有证据表明作弊问题在过去几十年来愈演愈烈。

专家说原因很简单:作弊越来越容易,人们对作弊越来越包容,而且学校和父母都没有反复向学生着重强调,什么行为可以允许,什么行为应该禁止。

“我觉得学生面临的竞争、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他们往往会给自己和其他同学找来更多借口,而且他们周围的成年人也支持这种做法,”罗格斯大学商学院(Rutger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教授、学生作弊问题研究的先行者唐纳德·L·麦卡贝(Donald L. McCabe)如是说。

“总有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通过作弊来蒙混过关,”他说:“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在通过作弊来取得优异成绩。”

互联网的应用使作弊益发简便,网络能够马上让学生找得答案,联系朋友商量,或者找到别人的成果剽窃。几代人的研究表明,不道德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实现它的难易程度。

迪犹肯大学(Duquesne University)的杰弗里·A·罗伯茨(Jeffrey A. Roberts)和大卫·M·瓦西莱斯基(David M. Wasieleski)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允许使用的在线工具越多,抄袭别人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心态,在一个即时下载、搜索、复制和粘贴的世界里,人们放宽了对所有权和著作权的理解。学生的小组作业被摆在了一个越来越高的位置上,这可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学生不明白什么构成了剽窃和抄袭,这真是让人震惊,”管理学副教授瓦西莱斯基先生说。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说,在过去20多年里,他一直研究职业和学术道德,“道德的影响力在滑坡,”部分原因在于现在人们崇尚成功不论手段的文化。

他说自己发现名校学生存在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想要功成名就,周围的人都在投机取巧,如果输给他们我们就玩完了。等到成功的那一天,我们就是楷模。但是在那之前,先得把考试这关过了。”

许多项目和研究表明,经常向学生和老师强化学术道德标准,会减少作弊现象。但是,专家称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做到。

“教育机构在诸多方面都做得很不到位,它们没有明确设定作弊的界限、并保持规定的连续性,没有教育学生了解这些界限并予以实施,也没有给老师们一个明确的指引来贯彻落实,”布莱恩特大学(Bryant University)学术卓越中心(Academic Center for Excellence)主任劳丽·L·哈扎德(Laurie L. Hazard)说。高校通常会开展项目帮助高中生顺利过渡为大学生,新生可以提出从学校伙食到交朋友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几乎没人花时间来谈作弊的问题,”她说。

2010年《耶鲁每日新闻》(The Yale Daily)对耶鲁本科生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读过学校关于学术诚信的政策,也没有确切了解一些相关规定,比如是否能共享资料或者将自己的作业改一改继续用。

约瑟夫森伦理研究所(Josephson Institute of Ethics) 是一家在德育上给学校提供建议的机构,该研究所在对高中生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五分之三的学生承认他们在前一年抄袭过——但有五分之四的学生说自己的道德水准在平均水平之上。

只有极少数学校“给予学术或者其他诚信合理的重视,大学在这方面比高中还漠不关心,”伦理研究所所长迈克尔·约瑟夫森(Michael Josephson)说。

“当你允许孩子们把考卷带回家并告诉他们不要讨论时,或者让他们拿着智能手机去考试时,那就是引诱他们作弊,”他说。

哈佛大学今年八月底公布的作弊事件涉及到279名在家完成某门课程期末考试的本科生。学校还没有就如何处理学生召开听证会,事件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解决。

学校官员说收上来的考卷答案雷同,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学生违反了禁止抄袭和在考试中合作的规定;一些被指控的学生说自己是无辜的,或者是处于灰色地带。

麦卡贝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就算跟他人合作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但这种事情只能算成是小小的违规,或者根本不违规。对于将别人的文章改了些字句就挪为己用,或者抄袭但没有注明出处的情况,将近半数的人持同样观点。而参加调查的大部分高中老师和大学教授在发现问题时并没有追究。

专家称导致作弊问题滋生的原因,除了学生、学校和高科技以外,家长也难辞其咎。他们援引调查报告、个人观察,以及像《自我为中心的一代》(Generation Me)的作者吉恩·M·特温吉(Jean M. Twenge)这类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从强调服从、荣誉和尊重权威变成提倡孩子快乐,同时鼓动他们立志获得物质上的成功。

“我们现在的文化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犯错和失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往往会怪罪他人,”《创建有道德的学院》(Creating the Ethical Academy)一书的作者特里西娅·伯特仑·加兰特(Tricia Bertram Gallant)说。她也是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学术道德办公室主任。“三四十年前,父母会冲到学校,揪着孩子耳朵,大声训斥着把他拖回家。”

教育工作者讲了一些学生的故事,他们在成长中不仅把父母高度参与帮忙做作业当成理所当然,而且把这种“帮助”会扭曲帮助的本义也当成理所当然。

加兰特回忆说,她曾经给一个学生做诚信辅导,那名学生在交研究报告之前会发给她妈妈检查——而且觉得这种做法完全没错。结果老师发现,她的一份报告经过了她妈妈大量的重写——而且重写的这部分存在大量抄袭。

“我问,‘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加兰特说:“她非常严肃地回答说,‘以后要检查我妈妈修改的那部分?’”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