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威:专注无畏坚持

2012-08-30 15:56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钟华 李盼
字体大小
- | +

8月2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报告厅近乎可用水泄不通来形容,就连报告厅门口的走廊都挤满了学生。他们是来听“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讲学嘉宾——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的讲座。

这位科学家就是庄小威,34岁时成为哈佛大学少有的化学和物理双科教授。今年5月,年仅40岁的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华裔院士。

面对台下学生充满崇拜与好奇的目光,庄小威娓娓道来她的科学与人生之路。这条充满传奇的道路,又似乎那么单纯;充满各种机遇,却又像水到渠成。

从物理到生物

从小被父亲认为有物理天分的庄小威,在成长的岁月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神童”聚集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庄小威创造出四大力学课程全部满分的纪录,至今依然是科大难以超越的传奇。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的她,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沈元壤先生,获美国物理学博士。博士后期间,她又进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的实验室。

庄小威十分感恩这两位导师,她说他们的指导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学术道路,“沈先生教给我质疑的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而朱先生则为我造就了一种视野,教我如何提出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选择有意义的题目”。

而就是在朱棣文的实验室,她将研究领域转为生物学。“为何转向,是不是因为看到了生物学有一个光辉的前景?”这是她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庄小威说,当时进朱棣文小组后,自己想做点新的东西。朱棣文问她要不做生物,“我就跟他说why not?就这么简单”。

她笑着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当时的自己。要知道,那时候的她,连DNA和RNA的区别还没搞清楚。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转到生物比较偶然,但是转了以后,坚持做生物就不是很偶然的事情了。”庄小威说,刚刚做的时候很辛苦,但是慢慢就发现这个领域像一个充满了珍宝的岛屿,里面有很多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生物和健康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个生物的问题都有可能推动对一种疾病的研究,一种新药的发展,因此做的过程会有越来越多的满足感。”

科研体制的他山之石

在加州伯克利跟随沈元壤读博士,在斯坦福朱棣文实验室做博士后,然后到哈佛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庄小威通过自己的科研经历,总结出美国的研究体制、人才体制中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庄小威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在美国,做到助理教授就可以马上独立。他可以独立带一个组,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而不需要跟着大教授的思路作研究。这样很容易开发年轻人独立创新的能力。学术领域有很多未知数,需要很多有创新思想的人才,这样的体制对于青年人才也很好。”

除了科研体制本身,科研资助方面也十分先进,“很多课题,只要你可以说服基金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很重要的生物问题,或者说服他们自己有一个很新的想法,哪怕你还没有做出什么东西来,就能够拿到科研基金”。庄小威说,在科研评审体系里,经常会给年轻人一些优越性,“他们鼓励学者做多方面的思维,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把它马上联系到一个具体的应用上。只要有意思、有意义的研究,他们都可以给你科研的支持,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科研体系”。

此外,外国人在美国生活不会感到太多的歧视。“在科研领域里,很多学者都是从外国来的。”她说,美国社会有一种容纳百川的气度,这对美国科研的领先都有很大的好处。

庄小威同时也指出,目前在美国,除了助理教授的制度还继续保持外,科研资助和吸纳海外人才这两方面都有令人担忧的下滑趋势,“从这两点看,美国要保持在科学上优势,一定要完善资助科学的方法,一定让科学家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与某方面的应用当时就挂钩。另外就是要保持原先接纳人才的好办法,千万不要想着给某一种族挂上某一个标签,大家都是平等的”。

近年来,常常回国交流的庄小威发现国内的科研资助环境在逐渐改善,“国内相对来说变好了。过去毕竟由于资源缺乏,就需要在某一方面有选择性的投入,很多就是要选择近期有成就的领域。现在随着经济实力提升,对学术研究资源的大幅度增长,学术更加自由,更加有自由的空间”。她说,目前国内需要改变的,是科研者本人要有一个长远的目光,不要急功近利。

给学子的建议

面对眼前年轻的“90后”学子,庄小威觉得他们比自己那一代大学生更活跃,胆子也更大了。“他们不会缩手缩脚,什么问题都敢问,而且创造性比以前更强了。我们当时读大学没什么创造性,觉得凡是书上的都是对的。一旦有这种想法就再也没有创造性了。我是到伯克利以后才一步一步学会的。但是,现在这些小孩子刚进大学就知道要做科研,也知道批判性地阅读、怀疑性地阅读。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趋势。”

与之相对应,她也发现了一种不太好的趋势,就是浮躁,“他们耐心不够,更不要说耐得住寂寞。一方面是有一些急于求成,另一个方面则是有些同学过分自我、过分张扬”。

在讲座中,庄小威给自己的科学人生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这也是她给后辈学子的建议——首先要专注于科学研究(Single-Mindedness),然后通过科研训练获得研究的视野与远见(Vision),在研究中要不畏困难(Fearless):不怕选择难度大且有深远影响的课题。选定目标后,一定要坚持(Persistence)。如果这些都做到了,那就等着运气来敲门吧。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