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家自然基金

2012-08-25 19:04 来源:科学网 作者:戎 可
字体大小
- | +

按:听闻基金不中,心中澄明一片。有朋批曰:臭不要脸!

NSFC不过是一类科研经费来源,因为带了“国”字,便成了各种评判的硬指标,成了近几代大陆科研人证明自己的试金石。如果有一天有了INSF或者NSFUN,NSFC便不那么值钱了,这是现实,不容回避。听着像笑话,实则其中滋味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

我1993年大学毕业,因为打小学的俄语,考研的选择面很小,加上当时的年少气盛,一怒之下回了内蒙古一所不入流的大学,一干13年。这期间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教书,总算不辱师门,教得还不错,教而优则仕。至于科研,写写剪刀论文换职称而已。大环境?个人不努力?都有吧。记得偶尔知道了可以申请省基金,连可以申请的额度都不知道!写好了申请书,却原来申报截止日期早过了!每次有机会出差都会一头扎进书店,疯了一样地买书——我们那个胡萝卜(呼伦贝尔)学院可以利用的资料实在实在太少了。那儿的老师很多都是那样,一有出去进修的机会,都会疯了一样的复印、下载文献,管他用上用不上。在当时,在那里,NSFC是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不知道这样的学校还有多少呢?现在好些了,网络化了,查资料方便了,听说胡萝卜学院也有老师中了NSFC,真是好事情。

进入廿一世纪,风向变了,评估!各种评估!要求学位。开始我没当回事。心想,你学校要培养70个硕士,我就是不念,论教学、论剪刀文章我也能在学校排到71名!当时怎么就心傲到那个程度,井底的蛤蟆啊。后来瞧着不行,先骗了个硕士学位,2006年考上博士,脱产学习,整天在山上追松鼠。2009年博士毕业,调入东北林业大学。从读博士起,才见识了NSFC。

从2008年开始到今年我写过6个面上基金申请本子,连今年的,中了3个,中奖率相当于丢硬币。中的都不是我作为负责人,我自己则两次申请皆不中。妙的是,中的3个里有1个还不是我的本行。论本子质量,我有自知之明,与多年一直从事研究工作的同行比,思考的深度应该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既然能中,就说明还成。我申请的不中,想来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我岁数不小,但真正入行却太晚,积累太少了,前期的文章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信服;其二,入行晚加上不乐于交流,同行对我的工作的了解太少。仅凭几千字的本子,谁放心把几十万资金放到一个剪刀手名下呢?所以,坚持不懈,一生二,二生三、一而再,再而三才是正道。

当年读动物学专业是我自己选的,当时班里只有两个同学报的本专业。那个选择源于自幼的单纯的科学梦想,难得父母支持。毕业选择的种种无奈,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懒惰。读博士时发愤读起了英语,一年半读完四册新概念,现在也可以直接写英文文章。如果本科时就这么干,毕业的无奈是不是就少了许多?现在的NSFC是不是就近了许多?

好在,现在手里有各种来源的经费,不多但够用,可以一边干着,一边想着,一边写着。这样的学术背景和年岁,NSFC中与不中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偶尔有一年,中了,心里高兴一下也就罢了。科研的快乐远比四个字母要多。

读博士的时候,每天四点半起床,冲一杯黑咖啡读一课新概念,戏称“少壮不努力,老大喝咖啡”。这句话拿来与胸怀科研梦想,但不知道怎么办的年轻学子们共勉吧。

加油!记得加油是个过程,不是个口号。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