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内从事科学研究人员乐而不疲的话题和关注热点,原因有三:(1)对于国内基金项目评审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相对最公平和公正,这一点得到了大家的共识;(2)除了大牛们方可拿到的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杰青项目外,对于普通的科研人员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额度最高;(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含金量较高,拿到基金就意味进入了国家队,它成为基金申请、评奖、晋级和各种检查的重要考核指标。所以,大家每年都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奔波。检索文献、科研选题、周密设计、认真实验、组织队伍、发表论文,撰写标书,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同样,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在提交以后,照例要经过初审(通讯评审)、复审(会议评审),余下就是在热切期盼中焦急等待最后的结果。我曾几次询问科研处,一直没有准确消息。昨天看了吴耿博友的博文“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的青年基金申请的心路历程”,方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结果已发至各单位。今天,我再次询问我校科研处负责基金申报的老师,果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清单已经下来了。
对于哈医大和基础医学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来说,2012年依旧是个丰收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163项(2011年为157项),基础医学院中标26项(2011年为24项)。我们教研室则由“井喷”(2011年8项)回落为“常态”(2012年4项)(见附表)。
如同种庄稼一样,国家基金申请和中标也分大小年(即丰收年和歉收年)。自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来,哈医大病理生理教研室一般来说每年都能中标1-3项,从未“剃光头”。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平均中标率为20%略强,我们教研室10人申报,8人中标,中标率高达80%,可谓几十年不遇的大丰收。这种“井喷”的情况不可能经常出现,我们教研室今年同样10人申报,仅4人中标,中标率为40%。尽管比去年的中标率下降了50%,依然是个不错的年景,我们同样高兴。
为什么我们的基金申请和中标能保持常年不断,我想这与教研室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学术队伍密切相关。在先后3位教研室主任(王孝铭教授、本人和田野教授)的领导下,我们教研室一直以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作为全科的科研方向,具体研究内容随科学进步而有所不同和进展。我们教研室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全科同事非常团结,这样可以使全体老师一心搞教学和科研,没有内耗。我们的治学理念是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片蓝天。在坚持全科科研大方向的基础上,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就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从上述中标课题的题目中,人们就能看出一些倪端。现在,全科约70%的教师都有自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这就为年青教师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现在课题有了,经费有了,下面就要靠全科同事的努力,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取得无愧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