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8月8日就“偏见”报道叶诗文事件,刊登了了宾州大学中国留学生江来(LAI JIANG)的相反意见。
在《自然》8月1日“偏见”报道中国奥运选手叶诗文后,引起很多国内学生和学者以及海外华人的不满。北大教授饶毅向《自然》总编写公开信表示该报道的“草率”和“偏见”,北美留学生还发起了抗议签名。8月6日,《自然》就此事致歉。
8月8日,《自然》表示已关闭了此报道的评论功能,并恢复了之前由于“技术原因”消失的部分评论。此外,《自然》将宾州大学中国留学生江来的一篇最全面和最具深度的评论单列出来。
江来在评论中列举数条理由批驳《自然》报道有失客观性:
首先,该报道并未将叶诗文奥运会成绩与其历史最好成绩相比。
第二,叶诗文仅16岁,身体正在发育,两年内提高5秒是有可能的,澳大利亚金牌选手Ian Thorpe就是例子。
第三,拿叶诗文与男子选手Ryan Lochte相比不具说服力。400米混合泳最后50米,叶诗文比Ryan Lochte都快。但是,Lochte在前300米遥遥领先对手,后面慢下来可能是“策略”,为了保存体力参加后续比赛。再者,Lochte总成绩比叶诗文快23.25秒。忽略这两点,就容易造成叶诗文比Lochte还快的“假象”。
第四,在400米混合泳最后50米,Lochte并不是男子选手中游的最快的。报道拿Lochte与叶诗文作比较,严重偏离“科学性”。
第五,最令人反对的是,报道称兴奋剂检测并不能排除运动员服用禁药的可能性。这可以被理解为所有运动员都曾服用禁药,而相关机构却不能检测出来。
最后,奥运会药物检测已经生效,107名运动员已经因药物检测呈阳性而被禁止参加此次奥运会。该报道作者对此视而不见,却简单地认为运动员(包括叶诗文)可能预先服药并逃过检测。
总之,该报道作者虽然没有捏造数据,但是却不够科学客观,有意无意地选取了一些对该报道“有利的数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