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陆骏造假事件:为***“补牢”

2012-08-15 17:49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彭 科峰
字体大小
- | +


2012年7月7日,在吉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政策发布会上,民警在向咨询者介绍针对海外人才的户籍政策。
张楠摄(新华社供图)

多年前,中国足坛重拳反黑时,“金哨”陆俊成为第一个落马的裁判。2012年7月,引发学术界对于“青年***”质疑的,是一个和“金哨”名字同音的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其利用姓名拼写的漏洞,将耶鲁学者的学术成果窃为己有,被揭穿后成为第一个资格遭取消的“青年千人”。围绕陆骏造假事件,学术界该反思些什么?针对“***”、“青年***”的评审制度,又该如何完善与强化监督?《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海内外学者。

7月下旬,有网友在多个论坛发帖,揭露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青年***”入围者陆骏涉嫌简历造假,将英语拼写同为“JUNLU”的耶鲁学者在国外知名杂志上的学术论文谎称为自己所发表。经过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的介入,该事件迅速升温,最终,陆骏的“青年千人”资格被取消,北京化工大学也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此事引发网友对于陆骏造假行为的声讨,同时也把质疑的目光再次引向国家实行的“***”。

对此,包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庆生等多名学者认为,“***”是目前国家引进海外人才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科研和教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陆骏造假虽然令人痛惜,但“***”本身并无过错,应当在完善评审机制的基础上坚持推进。

百密一疏

陆骏简历造假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关键之一,在于“青年***”的高知名度和高关注度,更在于其由此带来的巨大利益。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青年***”),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组成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面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的拔尖优秀青年人才,每年评选两次,以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每年计划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2011年评选的第二批“青年***”,全国共有218名海外高层次优秀青年入选。陆骏即在此列。

这一人才引进计划的评审程序如何?多名接近上述计划的学者给出了答案:“***”评审须通过推荐单位初审、平台审核、专家把关三个层面,“青年***”也与此类似。

江西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胡雪梅曾介绍,在初评环节,用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人才报各市委组织部,各市委组织部会同科技部、人事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部门,用人单位和各省区市将会比照入选“***”的硬性条件,对申报人进行第一轮筛选。

初审之后,申报者将进入更为严格和专业的平台评审。目前,“***”设立了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企业和金融机构、创业人才、外专***等5个评审平台,分别由科技部、国资委等各大部委负责。

在平台评审“闯关”成功之后,申报者将进入评审工作的第三个环节——专家顾问组审核把关。专家顾问组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牵头成立,成员包括国内顶尖专家,按照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经济金融与管理等8个学科领域,对各平台推荐人选进行审核,集体讨论最终入选人。

据曾担任过“青年***”评审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描述,如果以学校推荐“青年千人”,则会有学校内部的评审,继而有部委(分教育部、科技部平行进行)或地方(省、直辖市)的评审,最后是全国性的学科分组评审。但多名学者向本报记者表示,尽管这三道程序要求严格,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的青年博士吴宝俊介绍,物理所就曾经引进过海外“***”学者,他也曾与他们有过接触,这些学者的学术水平的确很高。据他了解,具体到如何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目前国内单位信息量有限,主要还是依靠熟人推荐,一般是同行业导师、知名学者的推荐。具体而言,这些人才是由大学校长或者院系专家先联系好,再交由人事部门审核。由于从事人事工作的管理人员本身并不具备学术判断力,又鉴于已经有领导和专家的推荐,很可能就会放松警惕,不会对被推荐者在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和求学经历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求证。特别是对于学校领导提前打过招呼的学者,人事处对学校的态度心知肚明,在资格审查方面往往就不会那么严格。

饶毅在自己的博文中指出,各个单位招聘情况与其水平、专业和程序有关。国内有些学校对招聘还有不熟悉之处,比如一般招聘会要求应聘者提交学术报告并介绍其研究工作,招聘单位如果自己有多个懂行的教授,或者请外单位懂行教授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讨论,则造假者不太容易过关。

饶毅认为,以陆骏为例,“李鬼专业背景与李逵有很大差别,李鬼用李逵的履历,如果多交流讨论提问,就不难发现他不具有李逵的专长”,“学校碰到‘好看’的履历,可能会饥不择食,没有请专家发表意见”。

另外,在进入专家顾问组评审时,也可能存在入选者报的是生命科学领域,但却是在数理科学组通过评审的情况。根据饶毅的说法,陆骏通过的恰恰不是生命科学评审组的评审,而是其他评审组的评审。

就北京化工大学在此事件中承担的责任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刘庆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北京化工大学负有“引进人才不察”的责任。

曾担任沈阳大学教授,现在澳大利亚某大学工学院作研究的青年学者喻海良则认为,北京化工大学在引进陆骏的过程中没有对其真实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因此不仅仅要赔偿国家给该“青年千人”的所有拨款、人员费、利息费,还应该审查校方人才引进办人员和陆骏事件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果存在合伙欺骗国家的行为,应该追究其他责任。

好政策要用好

陆骏造假事件曝光后,网络上一度掀起反对“***”的风潮,甚至有激进的学者指出,应当直接取消“青年***”。但针对这一说法,多名业内学者明确表示,“***”贡献巨大,不能单纯予以否定。

饶毅指出,“青年***”是我国迄今最好的引进青年人才的计划,其质量高于国家施行的人才引进计划。毫无疑问,“青年千人”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国家支持这些起步的年轻人,他们回国工作会困难得多。就是房价一项,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回国都望而却步。而‘青年***’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此问题,但能缓解,至少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喻海良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和“青年***”在人才引进方面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他同时指出,由于国内市场有限,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由此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部分引进回国的“千人”存在假回国的现象。他们拿着国内和国外两份收入,对国内科研贡献却非常有限。

刘庆生也坚持认为,“***”本身没有错。“目前不需要更好的引进人才方式。只要认真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用好现在国家制定的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完全可以吸引更加的海外学者回国。”

饶毅认为,我国应该继续坚定地吸引和支持优秀的年轻人回国工作。“出现错误要全面思考:是不该做,还是该做但要加强把关?如果取消了有一定错误率的好计划,是消除了错误率,还是变成了一个绝对的错误——因为怕出现少数几个错误,而将我们应该积极引进的年轻人拒之门外?”

限制灰色地带

在肯定“***”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受访学者均表示,出现这样的问题,专家评审的机制、事后追责制度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饶毅认为,这次评审出现问题,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特别是出问题的学科组,对于不懂的申请不能掉以轻心、包办代替。

刘庆生表示,慎重选择专家非常重要,如一些专业业务能力一般,但活动能力强的专家更有可能入选。“对专家的学术水平设定一定门槛,这么做肯定是有益的。”

不可否认,包括“青年***”在内的诸多人才引进计划,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大的利益。这有可能会导致有些学校和入围者联合起来欺瞒国家。“陆骏造假事件,很难说清楚是学校的工作失误还是故意为之,这就存在一个灰色的地带。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这个灰色地带。”吴宝俊则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

据喻海良了解,目前很少有千人学者“全职”在国内作研究,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科研环境、待遇、考核等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他由此建议,国外学者计划正式全职回国工作前,可先进行尝试性工作,比如兼职。如果不适应国内环境,可以在3年期满后再抽身离开,这样对国家和学者本人都合适。

国外学者资格审查更严格

多名海内外学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欧美国家在对于学者的资格审查方面更加严格、有效,对于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也更大,值得国内高校、相关机构借鉴。

多种方式防止简历造假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庆生介绍,新加坡科研机构审核申请人员提供的论文时,一般要向论文的所有合作者发邮件证实,学位学历证书更要独立发函至学校以获得确认。他以自己的儿子为例,他的儿子在申请国外博士后岗位时,对方要求其所有学历单位的相关机构直接寄送成绩和学历证明,而不接受申请人自己寄送。他儿子大学本科的相关证明文件是由国内大学的档案馆负责寄出,硕士的相关证明文件由香港科技大学寄出,博士的相关证明文件则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寄出,这样就可以杜绝申请人学历造假的可能。此外,国外大学招聘一名教师会很慎重,通常会将申请人的材料发给所在院系所有教授审查,并提出候选人,然后才会有面试等程序,从而可以避免发生陆骏事件这样的低级错误。

刘庆生说,简历造假在国外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国外高官因此而辞职的报道。国外会将这些人的造假行为记录在诚信档案中,会影响其一辈子。

澳大利亚某大学工学院学者喻海良则介绍,澳洲对教师任职资格审批也很严格,但主要的审核工作放在推荐老师一边。澳洲没有特别的人才引进计划,就是普通的招聘,这种招聘往往会附带有吸引力的待遇。而且,招聘没有国籍限制,谁都可以来,而不像中国招聘高层次人才多瞄准海外华人。以他个人为例,他在澳洲某大学工学院的岗位是其师兄看到消息后建议他申请的。随后,他邀请自己的导师作为推荐人,虽然学校这边有合作导师,但依然要对他进行严格审查。

关注“万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年博士吴宝俊认为,在工资待遇方面,没有留洋经历的国内科研工作者和从海外归来的学者存在一定的差距,只要有留学经历的学者都能获得政府的专门奖励,这显然有些不公平。当然,他也承认,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水平的确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和国际一流还没法比,这是最大的现实”。

刘庆生介绍,事实上国家也在逐渐加大对于国内优秀青年学者的重视程度,如正在实施的“万人计划”就是针对国内优秀学者,将高层次地覆盖国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领域、创新和创业两大类型的一流人才,并刚刚公布了第一批资助名单。目前我国已有一些针对国内优秀人才的资助计划,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新世纪人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此外,不少地方也出台了各自的人才引进计划。“这就需要主管部门认真完善评审机制,让好政策产生好效果。”

吴宝俊还建议,相比现在将大笔资金交由一个“青年千人”来分配,能否将这笔奖金拆分成每笔三五十万,多奖励一些年轻人。“年轻人起步不容易,有了30万,一些项目尤其是冷门的项目就可以得到发展。”

熟人靠不住

针对学历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喻海良认为,要杜绝学历、简历造假的现象,关键是要严格审查程序。一方面,对学位进行审查;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数据库验证申请人所列成果。此外,引进方还应该获得申请人导师办公邮箱的推荐信。现在,国外知名大学都拥有学校专用邮箱,可以防止申请人申请假邮箱进行虚假推荐。

吴宝俊认为,作为中组部来说,要求他们对于每一个入围者进行全面审查并不现实,很多时候只能将入围者的资料挂在网上进行公示,依靠群众进行监督。因此,关键还是要对造假者和学校制定严厉的惩罚力度。“这一惩罚首先是面对学校的,要求学校必须严格把关。”

现实中,学校在引进海外人才时,往往依靠人际关系。“尽管有熟人介绍,在资格审查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吴宝俊说,在进行学校审核时,要提高行政人员管理工作的严格性,更要强调负责联系、推荐和审核人才的业内专家的学术严谨性,要求学者和专家为自己的行为和声誉负责。为此他建议,但凡发现“千人”造假的情况,除了收回对当事人所在大学的政府奖励,取消该大学未来3年申请“***”的资格外,还应对这种“不当得利”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陆骏简历造假被揭穿

身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的陆骏,到底是用什么方法通过了校方、中组部的重重审核?在陆骏造假被揭穿后,这个问题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陆骏造假的手段并不高明,但其“胆大包天”的做法却让人事后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陆骏是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并于同年11月任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据校方提供的陆骏的简历,陆骏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其先后于1998年7月、1999年7月和2004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与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8年5月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默克公司任研发科学家。陆骏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包括在多个国际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若干篇高水平论文。

7月下旬,陆骏还在相关网站上发布了招聘科研助手的启事。启事称,其担任北京化工大学重点扶植的药物载体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RNA干扰。课题组计划招聘两名讲师作为科研助手。启事还附带了陆骏的7份重点论文。正是这份招聘启事附带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多名网友的注意。很快有网友对这7篇学术论文进行了搜索,发现陆骏发表在Nature、PNAS等顶级期刊的数篇论文与耶鲁大学的JunLu完全一样,而两人明显并非同一人。

7月27日上午,有网友发布题为《一件奇怪的事》的帖子,称其在查资料时“偶然看到一件奇怪的事”,耶鲁大学一名助理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另一名教授同名,都叫“JunLu”。两人照片不同,获得博士的大学也不一样,“但简历上的文章一模一样”。此后,有热心网友给耶鲁大学的JunLu发去求证信件。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耶鲁大学网站发现,该校遗传学助理教授JunLu于2003年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的主要领域是“通过基因组学的手段,研究非编码RNA在哺乳动物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对比两人的简历可发现,耶鲁大学的JunLu的官方简历中的4篇论文都出现在北京化工大学陆骏的官方简历中。

7月28日,耶鲁大学的JunLu给网友wk007回复了邮件。《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这份英文回信中看到,JunLu表示,网上提到的陆骏的7篇学术论文都是他发表的成果。他和化工大学的陆骏并非同一人,只是中文名拼写相同。

在耶鲁助理教授回复网友邮件的同时,也有网友将这一信息通过微博形式发给了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最终,方舟子通过自己的求证得到了陆骏造假的证据。方舟子公布的调查结果称,陆骏不但冒用他人发布的学术文章,就连博士学位也是假冒的。方舟子的调查结果迅速引发网友的疯狂转发。

在接到方舟子的举报电话的当天,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在“***”官网上宣布,撤销陆骏“青年***”的入围资格。

7月28日,北京化工大学迅速作出回应,称陆骏本人承认造假,并以“盗用他人学术文章并伪造履历,属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为由将其开除。(小彭)

诚信高于一切

近日来,国内最热门的学术造假事件,除了陆骏的“青年千人”造假,就是厦门大学教授傅瑾伪造哥伦比亚大学学历事件。这两件事情在学术界掀起的一片斥责学术造假的风潮中,有一种声音不得不引起重视。显然,这两者都是性质相同的学术诚信问题。北京化工大学辞退陆骏、厦门大学辞退傅瑾,其实无可非议,但有人却提到,英雄不应论出身,能力比学历更重要。陆骏和傅瑾的学术水平并不差,尤其是傅瑾,的确在国外一流期刊发表过不少论文,科研成果是真实的,能力摆在那里,纠缠她的博士文凭似无多大意义。

这种观点,委实值得警惕。

从能力角度来说,确实应该是英雄不应论出身,只要真有学问,文凭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一切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位“英雄”是诚实的,而不是依靠假文凭在高校执教,因为造假涉及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诚信问题。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他的能力最终仍将大打折扣。

实际上,不仅是在中国,放眼世界上其他国家,这种因文凭造假而涉及的诚信问题都是不可容忍的。2011年,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就因博士文凭造假而下台;2012年,雅虎CEO汤普森也因学历造假而辞职。可见对于诚信问题,海内外的认知大致相同。

或许,真正的天才并不十分重视文凭,文凭也不能成为阻碍他们成功的障碍。比如华罗庚,在剑桥进修期满后没拿到剑桥的博士学位,回国后依旧到西南联大当教授;比如比尔·盖茨,也不屑拿哈佛大学的学历,但他也没造个假学历去大公司上班,而是选择自己创业。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之所以受人敬仰,不仅在于他们有能力,更在于他们的诚信和自信,不需要用文凭证明自己,更不会去造个假文凭来证明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确实要高于学历,但诚信却是人生所有历程的根本价值取向之一。诚信是支撑现代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础,作为讲究严谨的科研和学术领域,更应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