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定理决定你的标书让谁评审

2012-07-31 22:08 来源:科学网 作者:马 亮
字体大小
- | +

最近有人陆陆续续收到社科基金评审结果,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可能也会很快获悉。但当你看到评审意见中不算成熟和专业的评语时,或者读到让你感到匪夷所思或无厘头的意见时,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你的标书究竟是否是被基金管理者指派的专家评审的。很多情况下,至少从我了解和接触的事例中,一些评审专家将标书交给他的学生或团队其他老师了,而他们如何评审的,最后评审专家又是如何把关的,则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在大同行评议盛行而已经很难确保评审质量的情况下,一部分或大部分评审专家还为了“减负”而将标书交给其学生或团队其他更年轻的老师们去评审了,进一步恶化了评审质量,甚至会诱发严重的评审伦理问题。

以前听一个归国不久的老师感慨,说他分配给某副教授的科研任务被其委派给团队里的一名新进讲师,而后者则将该任务委派给团队中的博士生,后者进一步将任务交给一名硕士研究生,最终则是一名在团队见习的本科生完成的,其完成质量可想而知。在目前春夏季节论文答辩、基金评审等扎堆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一个同时接到几十乃至上百个标书和论文的评审专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对于习惯了揽课题而当“包工头”的评审专家们来说,转包自然成了其当然选择。

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短板定理,说木桶能够盛下的最大水量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个木板的高度,因此团队竞争力的核心是取长补短,将最短的木板补起来,这样才能盛更多的水。借用该定理,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科技界的同行评议中,决定标书、论文、研究报告或其他科技产出的真正评审专家的是团队中的短板。即评审组织者指派的评审专家可能不是真正的评审专家,他们只是击鼓传花,做了一个中间人或掮客,而真正评审的“专家”可能并不符合评审要求。

经常听到论坛上说中国人担任评审专家时通常会草率或敷衍了事,感觉可能未免以偏概全。但有好事者的发现仍然值得关注,即中国人担任评审专家时其评审专家通常是最短的,也是最没有指导意义的,常常是一锤子打死而不给你任何喘息的余地。而且还有人认为,中国评审专家都好为人师,哪怕不是自己专业擅长的领域,也喜欢插手进去,不能评审却霸王硬上弓,导致评审意见非专业化。凡此种种,可能都需要揭开面纱,看看是否是被指派的评审专家所为,又或者是它层层转包到团队里最年轻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手中?

诚然有些人会认为,将标书交给团队中的年轻人可以锻炼培养他们,让他们通过评审来学习提高。但对于科学界的同行评议来说,这不是儿戏,也不是玩笑,特别是现在将基金项目作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时,它决定了被评审者的职业命运,因此容不得半点差池。而且培养后进完全可以有其他更稳妥和有效的方式,如模拟评审或手把手教导等。

一方面评审专家没时间、没精力,疲于奔命;另一方面,许多可以担任评审专家的人因为偏见而无法登场。这种两难境地受制于目前中国科技界的老人偏好,即非得教授、博导或大名鼎鼎才可以担任评审专家,一方面被评审者觉得有面子,另一方面评审组织者觉得有底气。但实际上,国际上许多评审都是副教授乃至助理教授完成的,甚至一些博士生也参与会议论文的评审,如果他或她足够专业。因此,排除门户之见或资历偏见,扩大评审专家队伍,可能是一个可行选择。

总之,将心比心,当你将标书送出去时,肯定不会希望它送到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生手中。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健康的科研氛围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投入、努力和汗水。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