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科技界,CNS论文似乎已经成为衡量顶尖人才和顶尖实验室的一个唯一标准。最近在浏览科学网博客时,看到杨海涛先生的一篇博文“施一公教授的科研水平和回国的意义”(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48)。在这篇文章里,杨先生开头是这么说的:
“近日由于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发文质疑施一公是否全职回国工作而在科学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的人都不少,使我也感到很震惊!这本是一件大好事,正像饶毅教授所指出的,这是中国建国以来吸引到的真正的高水平的人才-讲席教授。”。
主要原因正如杨先生在文章里所阐述的,是因为“施一公的研究梯队发表了20篇文章在《细胞》,《自然》和《科学》杂志上,超过 了美国排名25-40名二流大学中一个系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发表在这些顶尖杂志上的文章。”
CNS上的论文大部分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尤其是Cell。像数学、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学者是极少在CNS上发表文章的。上世纪50年代回国的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吴文俊等大学者没有CNS文章,那么算不算真正高水平的人才?袁隆平、王选、王永志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也没有CNS文章,他们是否也算顶尖人才呢?
据我所知,有些大学对在CNS发表文章的奖励是100万,而对在其它SCI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只有几千,差距那是相当大的^_^
以CNS论文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标准是不是对其它领域的学者不公平呢?
说的再极端一点,如果当年只引进所谓有“CNS”论文的“顶尖”学者,就不可能有“二弹一星”的辉煌!同样,如果今天还是把有“CNS”论文做为引进或衡量顶尖学者的重要标准,那么我们的“大飞机”、“空间站”、“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是很难顺利实现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