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科层化与论文产出

2012-06-18 09:13 来源:科学网 作者:武 夷山
字体大小
- | +

Minerva杂志2009年第1期发表Mario Coccia的文章,Bureaucratization in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公共科研机构的科层化)。文章试图发现意大利公共科研机构(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与以下8个变量的关系:

各单位招聘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所需平均时间;

筹办各类会议、研讨会、学术会议等活动所需时间;

科研人员从事其他科学活动、开会、处理项目申请事宜所需时间;

科研人员编制项目预算和项目平衡表(项目决算)所需时间;

从递交项目申请书到项目启动所需时间;

相关财务活动(如批准预算、改变公共科研机构的支出能力)所需时间;

购买科研物资(图书、期刊、计算机、软件、设备等)所需时间;

填写各类文件表格的总数。

作者进行了聚类分析。

总的结论是:随着学术科层化的不断强化,表现为公共科研机构投入管理(行政)活动的时间不断增加,公共科研机构的论文产出反而减少。

在本项研究中,将管理人员和辅助技术人员都归入“行政人员”,算一大类;“科研人员”是另一大类。

作者还指出,由于意大利近年来在一些小城市也建立了一些新的大学,大学科层化比科研院所的科层化还要严重。这里,同挪威和美国加州大学发生过的情况一样:行政人员数量比科研人员数量增加得更快。

意大利科研院所科层化加剧的原因与大学不一样,主要是由于机构的改组合并,因为某些领导人认为,规模大意味着效率高,所以拼命促成机构合并。

博主:我国以人员、经费作为自变量的实证研究不少,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实证研究,我本人尚未见过。我猜测,如果在中国做类似实证研究,所发现的科层化情况可能比意大利还要严重。但是,论文数随科层化加剧而下降的情况也许暂时还未出现,我们仍旧处于这样的阶段(篡改一下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说法):

论文,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力挤,总还是有的。

区别在于,挤出时间来的主体是自己,挤出(“压榨”出)论文的主体是各级各类考核者。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