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同事在我办公室聊天,其中说到一句,中国人用自己的钱做科研,稍好点的研究结果都投到‘外国的SIC杂志’上去了。
什么结果?
这些研究结果因为是发表在别国杂志上,要想买这些杂志的数据库很贵的,不要说普通企业与普通单位买不起,中国的许多大学都买不起,现在连哈佛、斯坦福大学都嫌贵。中国的纳税人花钱让中国人做研究,中国的企业,普通单位的研究人员都不能够看到,不能从中受益,不能用这些研究成果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让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这是什么事?
中国普通的研究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看中文问题不大,看英文就不太方便,看日文、德文、俄文、法文那就是天书了。即使上过大学的,看英文也未必那么顺畅,看日文、德文的人更少。网上广大同仁们,特别是年轻人,不要用自己目前读博士、硕士英文比较好能够熟练看英文文献来要求许多企业中的‘民科’研究人员,许多老板做配方,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做的,中国的企业研究情况我是非常了解的,因为我跑过许多许多企业,开会与许多技术人员聊过天。
中国的期刊杂志在中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情况下,被外国SCI期刊挤到了边缘上,甚至被打入冷宫。一个又一个杂志被踢出EI及SCI数据库,结果中国人更不认这些杂志了。
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发表在国外杂志上的研究成果,中国人真正能够得到实惠的人占的比例只有实际需要人的几分之一甚至更少。
可能会有人说,不写成英文不好融入国际社会呀,不好与国际同行交流呀。你说的是对的,但我们就没有更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定要办好我们自己部分杂志,将国内期刊中‘败类编辑’‘人情编辑’请出这个队伍,用院士甚至著名学者作为期刊的主编,实行个人负责制,用他们的个人名誉来保证‘期刊的廉洁’,将发表论文中的腐败与人情消失。鼓励甚至‘法定’国内好杂志在评职称与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与地位,用大中文、详细英文摘要或大英文、详细中文摘要来写文章,让中国人外国人都能够看懂。
将在国外发表的文章能不能在国内数据库上进行‘复制’?让中国人能够享受。有人说国外杂志不会同意呀,那就看我们自己的态度甚至努力了,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出现,写大综述,研究进展等形式呀。
即使不能够完全实现,能够解决部分也行呀。
中国人用自己的钱在养外国的‘娃’,这些‘娃’还看不起自己的‘娘’。
中国人往往是被中国人自己打败的。
我们能够为此做些什么?我们科学网上的名人们能不能在各种场合上发出我们的呼吁?所有科学网上的同仁们能不能在各种媒体、各种会议、各个论坛、各个闲谈上,有意识地表达与呼吁?
什么叫爱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