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投稿数越来越多:或者是做研究的人增多了,或者是能发论文的人增多了。现在,领域内的主要刊物,拒稿率一般都会在70%以上。我自己一个比较明显的感受是:一审给予大修机会的稿子,二审被拒稿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对于作者来说,如果稿子有大修的机会,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慎重处理好审者意见。身边几个例子应该能给些建议。
我们有篇稿子三年多前投给领域内一个主要刊物,一审得到的审稿意见是大修。我认真回答了审稿意见,其中关于方法的解释和细节部分,相对好回答。当时有个问题让我觉得有点难处理,三名审者中有两名都提到如果适当补充些数据,我们的结论会更加可靠。其实投稿之前,我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也知道数据量越大越好。但当时的问题是,一方面我没有足够的精力增加数据,另一方面有点偷懒的心理。想偷懒的主要原因是稿子的执行编辑,那家伙在邮件中暗示他自己觉得结果还可以,还建议也可以用Short Communication的形式发表。我想着SC也有3500字以上,不算短,这形式也能接受。于是,我并没增加数据,在回复审者意见时强调了现有数据已经挺支持我们的结论。修改稿投回去两个星期,收到二审结果。审稿人认为我们没有增加数据是不合适的。执行编辑说他自己倾向于发表,但审稿人还是坚持意见,所以他只好建议我们增加数据,然后重投,他会非常愿意考虑。之后我就把稿子扔到一边了,直到去年才重新补充了些数据,现在已经发表。
上面的例子是从作者的角度,下面这个例子则是从审者和编辑的角度。前段时间给一个领域内前15%的刊物审稿,稿子是关于一类海洋生物的遗传分化和几个物种的关系。该刊物的模式是双盲审,审者也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我拿到稿子后第一件事儿是先去检索下看有哪些关于这个类群的文章已发表,一方面为了自己了解这个类群,以保证审稿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是期刊对查重的要求。结果查到前几年在《分子生态学》发表的一篇稿子,关于这个类群里头某个物种(物种A)的全球性遗传格局,结果暗示太平洋区域隐存物种的存在。而这个物种A是我现在要审的这篇稿子里的关键物种。审完稿子之后我发现,作者所得出的主要结论的可靠性,可能会依赖于其实验设计和取样:当物种A是本文的关键物种时,就不能忽略前面研究所揭示的问题,取样要尽量广,而作者并没有用任何太平洋的样品。所以我给的审稿意见中除了方法、文章结构和细节上的建议,最主要的就是关于这个问题,建议大修。
过了一段时间,编辑部发过来修改稿和作者的回复。作者们认真仔细的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我看了一下,另一个审者几乎没什么逻辑上的意见),对我提出的那个关键问题的回答是:确实是个关键点,但他们本文关注的并不是这个问题,目前的取样应该支持他们的结果。前面提到这个刊物是双盲审,但可能为了让审者觉得他们不补充取样的回答够充分,作者在修改稿中没有隐去自己的名字(都是美国人)。我发现,前面提到的《分子生态学》那篇文章的作者中的两个赫然在列。或许作者们觉得这算回答我的一个证据(毕竟他们了解两个研究)。但又让我觉得,既然之前的文章中用到了太平洋的样品,为什么这里不拿出来使得证据更充分呢?既然作者们都亮身份显得很自信,我也觉得他们的回复还算满意,于是我给编辑的回复是:虽然我觉得补充太平洋的样品会更好,但我也对作者们的回复满意,所以建议接受这篇稿子。这里插一句我对审稿的看法:我觉得审稿过程一定要严格,才有利于提高稿子的质量;但给编辑接受与否等建议的时候,要适当松点,觉得犹豫的时候,还是建议发表的好,毕竟大家发论文都不容易。没想到,主编比我严格,给作者的结果是“拒稿&重投”。
最近听说身边的同事里头也有两个大修后被拒稿的,都需要做更多的分析来验证结论。这确实是挺无奈的事儿。我正合作的教授是领域内一个主要刊物的执行主编,他就说现在编辑部压力越来越大,投稿量大增,而出版量有限,所以拒稿率自然就增加了,一方面不送审的直接拒稿的多了,一方面修改后被拒稿的多了。所以你看,“稿子一审意见是大修,修改后一般都能接受”的论调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成立了,接受与否关键得看怎么处理审稿意见。千万别本来是个机会,结果还是错过了。其实稿件大修后被拒的主要原因往往跟没有按审者建议补充数据或者做某个分析有关。作者们能做的,好像只有尽量满足审者的建议(当然得是合理的),该补充数据补充数据,该多做分析多做分析。也其实,从某个工作的一开始,就要做好设计,保证严谨性,尽量多方面检验某个问题。一得踏实,二别偷懒。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