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良:关于学术期刊的认识

2012-02-29 21:58 来源:丁香园 作者:赵大良
字体大小
- | +

假期,受托对一个学术期刊进行审读,在整理撰写审读报告的过程中,有几点体会。同时,4月份广东、5月份上海计划做一个关于“学术期刊出版机制转换与编辑角色定位”的报告。这几点体会,有一定的联系,发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对之处,敬请指正——交流使人进步——望不吝指教。

(1)文章的水平,应该是体现在研究的结论上,文章能否被引用也在于是否给他人有指导价值。如果都是证明或重复别人已经证明的结论,被引用的几率就会很低,否则是引用人引用不准确。这也是,提升论文被引用的重点,也是提升刊物学术水平的切入点。高水平医学刊物和一般刊物的区别,在论文讨论部分的区别十分明显。

(2)论文的写作是作者的能力,但是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区别与社会学术期刊编辑的特点之一,就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组成部分。如何体现自己的教学科研的角色,至少应该在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给师生提供支持,至少以自己刊物来引导师生写作。如,第6期p518的文章摘要的结论,我作为非医学学科的人员,粗略地阅读后,就可以看出:结论基本是文献[3-4]已经研究证明的内容,而作为该文的结论即不体现水平,又有不端的嫌疑——自己说是自己研究的结论。另外,第6期p525左下角“我们总结了经CPB处理…适应证为:”似乎并不是本文“论证”的内容,在次作为旁证有没有引用,如果是一个结论性的内容,没有严格的论证或者文献,在此使用就显得很不严谨和科学(至少给我的错觉是这样)。可以看得出研究者的科学研究作风和水平,其他的论证如何能让人相信。此方面的写作,应该可以体现编辑的水平,体现编辑在学校的价值和地位。

(3)期刊的水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研究成果水平,二是内容的表达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可以提升或减低内容的层次。我在去年出版的《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中专门创作的一首七绝,可以表达这个意思:“人靠衣衫马靠鞍,论文岂可不修边。内容形式相一致,莫使学问太寒酸。”内容与形式至少应该一致,但对于我们普通期刊特别是大学学报来讲,通过形式上的提升,对师生的普通研究成果得以提升是编辑的责任。表达错误,那是水平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提升上来的;表达不一致,那就是一个态度和学风问题。所以,大学学报的编辑出版者更应该重视期刊形式表达的一致性。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