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曾老师谈到的是中文学术期刊的问题,所以作为从事中文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编辑,忍不住来凑个热闹了。
“马太效应”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多者更多;二是让少者更少。对于目前的中文学术期刊而言,很不幸,大多处于后者的境况。然而,这种境况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将论文的发表与众多影响学者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利益挂钩,同时又偏重于国外的期刊,尤其是SCI期刊,导致了优质稿源的外流,使得中文学术期刊即使在拥有好编辑、好的编委会和好的出版质量的条件下也无法与国外一般的SCI期刊公平竞争,更不说与国外顶级期刊相比了。
对中外期刊的比较不能简单用个别的例子来归纳出结论。我不否认在中国的学术期刊里,尤其是中文学术期刊的某些编辑部存在诸如稿件处理速度慢的缺点,但并非所有的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速度都比国外SCI期刊编辑部的慢,在小木虫论坛里,可以看到很多抱怨国外SCI期刊编辑部稿件处理拖沓的帖子。更重要的是,优质稿件外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速度慢,而是我上面所说的利益驱动问题。此外,目前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送给国内审稿专家审稿时,常常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才获知稿件被拒审,不得不另找审稿人。而拒审的理由很多是“最近事很多,太忙了”之类的理由,但对于国外期刊送来的评审稿件,国内审稿人往往给予较多的重视和配合,及时审稿。这是为什么?大家心里是很明白的。其实,有不少国内的精品学术期刊编辑部都在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就能对不合格的稿件做出初审退稿处理。我记得在几年前,有个在日本的学者向我们期刊投来一份关于日本最新镁合金进展方面的评述性论文,我们认为有必要尽快发表,结果通过努力,在2个月内就让其见刊了。对于时效性很强的论文,国内期刊还是有快速发表的途径的,这当然需要作者首先给编辑部打招呼并得到编辑部的认可。
关于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我记得中华医学会的期刊负责人游苏宁先生曾有专门的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在百度搜索一下,应该已经OA了。在我看来,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目前只是一种好看但不中用的方案。在当前的科技评价环境下,中文学术期刊的稿源中已经非常缺乏能代表中国一流科研水平的投稿,即使邀请来了海外的优秀华人学者当评审人,编辑也不好意思将二流或三流水平的论文送给他们去评审,那简直是在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当然,他们也很有可能会拒审这类水平的论文。而请不懂中文的老外来当中文学术期刊的编辑或审稿人,显然就是一种摆设,这实在应该是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编辑部要考虑的事。本人认为,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其实就是要进入海外的英文文献检索系统,使得用中文发表的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的英文题目和摘要能被只懂英文的老外看到,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中国人应有的足迹。中文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国内的学者,这才是办中文学术期刊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CELL RESEARCH的成功并不是中文学术期刊可效仿的例子,甚至也不是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可以效仿得到的例子,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值得强调的是:我们需要的是刊登着很多优秀中国科研论文的国际化英文学术期刊?还是刊登着很多一般性科研论文的国际化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前者,这需要广大国内学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对于后者,这也许就只需要英文学术期刊编辑的努力奋斗。
在当下的中国,要办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不是个简单的靠编辑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这需要有适宜的办刊环境以及国内学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需要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学术声誉的积累。借用屈老夫子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