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昌:劣质稿件坏透了审稿人的心情

2012-01-31 14:13 来源:丁香园 作者:曾荣昌
字体大小
- | +

作为审稿人,当阅读一篇好的稿件,好像享用一桌饕餮(tāo tiè)大餐,心里感觉比吃蜜还甜;当审到一篇劣质稿件,食欲锐减,心情真是坏透了。作为审稿人,最大的收获或者快感就是第一个欣赏到了作者倾心而作的传世作品,而不是一堆垃圾。

年前收到国内某国际期刊编辑部的审稿邀请信。2009年曾给该刊审过一次稿件,登录方式已经忘记。编辑部的邮件中提供了我的用户名和密码,可惜是乱码,当时反馈给编辑部,过完年了,也没有再次收到编辑部来信。

过年来一直惦记着此事,昨天晚上终于在文件夹中找到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从网站下载了稿件,粗略浏览了一下全文,重点看看图表,睡觉前心底已经有了对此稿件的基本评价。今天上午花了2个小时,写了17条意见,顺利在网上提交了评审意见。

该稿件来自于我们的邻国印度某一流高校,据说曾是亚洲最好的学校。该稿件让我对此校的学术水准有了负面的看法。这是我审稿以来少数最差的稿件之一,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无法形容。稿件涉及镁合金摩擦搅拌焊的腐蚀。这恰好是我不仅前研究过的领域,论文曾发表在《Corrosion Science》上。该稿件总共仅有8篇参考文献,没有一篇相关文献,当然也没有他人的工作介绍。在前言中还说目前没有人研究过此方面的内容。实验设计存在明显缺陷,漏洞百出,全文文字如关键词的选用、格式、图表等不规范,表格乱七八糟,也非三线表。三个极化曲线图可以合成一个图,母材和焊缝的电流密度数据几乎一致,竟说是焊缝的耐蚀性比母材好。金相组织图片竟然看不到任何组织。对图表的说明缺乏科学性,也无任何分析讨论。工作无任何新意,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评价栏目中除了语言一栏,其他都是很低。

本人认为这种稿件不应该从编辑手里流向审稿人,编辑不仅应该从形式上可以把握稿件的质量,也应该对研究方法内容有一定基本判断能力。这种稿件是浪费审稿人的时间。

希望一流期刊能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并能得到高水平专家的合作、支持。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