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 副主编肖瑞平教授:中国准备好了吗?

2015-11-25 16: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015 年 11 月 14-15 日,第六届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大会在京召开。11 月 14 日的会议上,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教授就中国的转化医学研究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做了精彩的报告。

2014 年 6 月 20 日,肖瑞平教授出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下简称 NEJM)副主编,成为该期刊两百多年历史上第一位非美国本土的副主编。肖瑞平教授希望 NEJM 能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能为中国的医务人员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提供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希望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有自己的贡献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肖瑞平教授在会议上讲述了自己出任副主编一年多以来的心得与体会,中国转化医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也分享了 NEJM 在中国的愿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医疗市场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规模已经位列世界第二。同时,空气污染、国民老年化等问题给医疗造成的负担日益增加,备受关注。中国政府在科研投入巨大, 其增长速度比其他亚洲发达国家或美国更快,这给中国的临床研究者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我们的机遇

国力增长带来了科技的进步,经过过去 30 多年的努力,经过各方面的积累,我国在国际上发表文章的数目以及专利数目都已经位列第二,如果顺利发展下去,5 年后,中国将会成为第一。

但是,我们的科研环境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很多方面还不成熟。

此外,中国人、亚洲人的很多疾病都与全球其他地方不同,例如给医保带来巨大负担的肝脏疾病、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虽然是全球共有的,但中国患者的许多问题很难用西方学界的观点解释。以 2 型糖尿病为例,美国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中 2/3 的患者都伴有肥胖,然而在中国,临床表现非常不同,只有少数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肥胖。这说明中国患者的基因型、生活方式、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等都和欧美国家不同。

西方学者更多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情况,并不会对中国的情况做特别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应有自己的研究,有我们的使命感!

我们的差距

过去十年,中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都有上升趋势。2004 年至 2013 年这十年间,中国在 NEJM 上发表的研究性文章仅有 17 篇,多是对一些新的病种、病毒的研究,关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类的大病、慢病的研究太少。然而恰恰是这些大病、慢病占死亡原因的 86%,在医保中也占较大的比重。

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创新太少,原创的临床试验太少,就这一方面而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

首先,我们的相关制度、政策还不成熟,很多如伦理方面的问题处理得还不是很熟练,和国际标准比还有差距。

另外,我们缺乏受过良好训练、能熟练做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如数据的全球接受度、临床指南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患者教育、经济、语言障碍等问题。

NEJM 在中国

肖瑞平教授表示,NEJM 将在中国建立教育项目,进行临床研究设计、统计学处理、质量控制、投稿等方面的培训。此外,目前正在启动 NEJM 中文版,准备把过去 5 年 NEJM 上的重要文章,每个领域各翻译 100 篇,同时将设立现刊,翻译每期重要文章。

肖瑞平教授表示,中国的医疗队伍很庞大,医疗需求也很大,如果中国的医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各领域的进展,中国将会错失很多机会。

肖瑞平教授透露,NEJM 中文版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就会和大家见面。NEJM 与中国有不同层面的合作,主要目的是对社会产生影响、有所贡献。肖教授希望能增加中国本土的科研学者作为 NEJM 审稿人,她目前正在建立专家库,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支持。

肖瑞平教授对中国转化医学及临床医学的研究寄予厚望。她认为,中国有得天独厚的临床资源,有丰富的病种和病例,有许多勤奋、智慧的医生、学者。现在,是时候了!当下正是中国融入主流并且在一些领域引领国际转化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的时候。

丁香园通讯员史云晖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报道

编辑: 史云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