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同行评议需要被认真对待

2015-11-13 10:55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伊莱恩·迪瓦恩
字体大小
- | +

你从事学术研究吗?如果是的话,你肯定对同行评议有一些观点。这一机制在学术交流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在整个圈子内引发了不同人的观点。我们的研究项目探索了关于同行评议的最好方法,涵盖了来自论文作者、评审以及期刊编辑的诸多意见。来自各领域的研究者被要求填写一份问卷,或者参加一些焦点访问小组。最终,超过 7400 人作出回应。

同行评议是学术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人认为这一系统已经被损坏。因此我们希望就此调查,并探寻现实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问题。

怎样的同行评议才是合格的?它应当能提升一篇论文的质量和权威性,而且对论文提及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再次检查。我们发现,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STM)的研究者们检测文章是否存在学术剽窃的期待更多,比例高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尽管 STM 的研究者称,同行评议在现实中最大的丑闻就是发现学术造假,但至少评审行为总有一件事可以做到——改拼写错误、语法错误以及标点符号。

而同行评议中的道德概念似乎有广阔的范围,比如性别偏见。在这部分,受访者的回复率明显降低,有 11% 的人没有回答该问题。

那些回答问题的人说,区域和资历方面的歧视是最常见的,而身份和性别歧视则相对少见。双盲制的同行评议(即评审和作者的信息都不透露给对方)是最常用的避免区别对待的方法。一位学者告诉我们:「过去在一所大学时,我所在领域的学术排名并不好,因此,我甚至无法收到一篇投稿。但现在我在一家声誉很好的研究机构工作,我觉得许多文章发起来简直太容易了。」

但谁能够把控这些道德问题呢?研究者们的意见并不是很统一。有 44% 的人文社科学者认为,应该放宽期刊杂志的编辑和编辑委员会的责任,而 42% 的 STM 学者说,应当对期刊编辑和出版者一视同仁。

至于时间,许多评审认为他们需要考虑约 60 天,就能写出负责合理的反馈。而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们对最近评审的所有文章都做到了这一点。但许多文章作者却表示,他们等待评审意见的时间远超这个时间。期刊编辑就此解释说,评议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还需要检查文章里有无剽窃,为文章寻找适合的评审,还要写流程报告,而这些工作投稿作者都是看不到的。

至于哪种同行评审模式更好,我们针对盲审、双盲审、开放、开放且发表,以及发表后评审这几种模式,让学者们按照舒适度来打分。结果显示,双盲审在作者、评审者和编辑三个群体中都得到了最高票。在同行评审的几个新模式(开放评审,开放且发表以及发表后评审)中,受访者的态度明显两极分化,既有非常积极者,也有深感不安者。比如一位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就表示,开放评论的一个好处是,作者知道评审者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也就是说,虽然学界经常开展有关于同行评审利弊问题的定期讨论,但我们发现,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学者自身的偏好导致的,这也是一个缓慢调整的结果,期待一个全新的评议方法并不可行。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