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医生的公派出国申请之路

2015-07-13 12:42 来源:丁香头条 作者:张凯
字体大小
- | +

世界那么大,你想出去看看么?

对于许多临床医生来说,出国留学的经历是行医生涯中的重要部分,国外的学校看重哪些?有什么机会应该抓住?申请过程需要准备哪些?头条君找到一位刚刚接到 offer 的小伙伴与大家分享。

初心:想拥有导师的「风度」

我是一名泌尿外科的年轻医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七年制。最初想出国留学是受导师朱刚教授的影响(目前供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2000 年,他赴欧洲公派留学,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 4 年后,带回了医学博士后和医学哲学博士的双料学位 。

我是他回国之后的第二个学生。刚跟老师学习的时候就感觉他举手投足之间很有风度,这种风度体现在很多个细节上,比如门诊看完一个患者,他总是起身送出门,再迎进下一个排队的患者,而且无论多忙,态度总是非常和蔼。无论是讲课、手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大家的风范。

他时常跟我说,出国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先进的技术,更是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是人生的历练和提高。这些最初点亮了我心里的小火苗。

所以,当老师告诉我荷兰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有这样一个机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答应去申请试试。

国家公派留学是什么?需满足三点核心要求

国家公派留学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简称 CSC,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管理,国家出资选派具有一定条件的人出国学习。中国高校的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都可以申请。

国家公派留学有很多种留学形式,可以是访问学者,联合培养,攻读学位等,留学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各个项目对申请人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有三点核心要求必须满足:

一是满足国外院校的要求(比如语言、研究方向),取得对方的邀请信。

二是满足 CSC 的要求(比如年龄,语言),并取得申请人单位或学校的同意。

三是通过 CSC 组织的专家评审。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项目满足前两点的申请人可能有很多,但每年的名额又有限,CSC 会组织专家评审决定最终花落谁家。所以,并不是取得对方的邀请信就一定可以申请成功。

发现机会 主动联系

下定了留学的决心,最开始要做的就是对外联系和寻找机会。联系的途径有很多,大多数申请人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校或项目给对方教授写信毛遂自荐。

如果满足对方的条件,还是很容易获得邀请信的。因为这是中国政府出资,对方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就可以有勤劳优秀的中国学生来给自己做科研,何乐而不为呢?

我个人比较幸运,荷兰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泌尿外科的教授和我老师之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结识,并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当她可以招收中国 CSC 博士生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我老师希望他推荐一个人。老师也就自然找到我,希望我去申请试试。

一波三折的申请

我太太是一名医学影像科医生。2013 年底,我们的孩子还不到半岁,和对方学校沟通之后,对方建议我们两个人同时申请,如果成功了,可以一起去,还可以把孩子带到国外一起生活。

理想很丰满,我们自此就踏上了疯狂学英语的道路。国外院校和 CSC 对于申请人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语言,包括雅思,托福,GRE 等任何一项。毕竟已经毕业 4 年了,平时除了看美剧、查文献很少有用到英语的机会。果然,第一次雅思考试的成绩惨不忍睹。平时上班没有时间,只能晚上回家学习,还要照顾小宝宝,每天都筋疲力尽,感觉就像是回到大学时代期末考试之前的状态。

最终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历经 3 次雅思考试之后,达到了对方的要求,把材料递交上去。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本来都觉得胜券在握了,甚至都开始在网上找荷兰幼儿园的信息。

2014 年 5 月,我们得到晴天霹雳:CSC 专家评审没有通过,感觉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当时很是失落了一阵,老师和对方的教授都安慰我们,说下一次可以继续申请,但是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度想放弃。

2014 年底,又到了新一次申请的时候。毕竟有老师的殷殷期望,对方教授的盛情邀请,再加上我们各自医院的主任和领导都非常支持,我们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材料递交上去。

今年 5 月的时候,突然收到 CSC 通知,告知我通过了但我太太被拒,当时心里的感觉真是五味杂陈,喜忧参半。喜的是我终于通过了,也是这一年多努力的回报,忧的是我太太被拒,意味着如果我去上学,就要长期国内外两地分居,照顾宝宝的重担会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而且父爱缺失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非常犹豫要不要去,同时也写信给荷兰的教授说明情况。没想到对方非常人性化,考虑到我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对方学校泌尿外科和放射科联合一直决定,为我太太提供一个访问学者的职位,进行前列腺癌影像学方面的研究,为期一年,这样我们就可以带孩子一起前往,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有得有失 我选择出去看看

回顾这一年多来的申请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有的同事和朋友对此也不理解,认为年轻的外科医生当务之急是做好临床,多学手术,力求早日独挡一面。任何事情有得就有失,当三年之后学成回国,发现当年同年资的医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很多手术,也许自己的临床水平会有差距,心里可能出现落差。

但每个人的人生追求都不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前有成都女教师「任性」的辞职去周游世界。我也很想和家人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人生有许多种可能,有很多意外和惊喜都在路上,我希望能尽量多打开几扇窗户,让人生能有更多种选择。这样当自己老的时候,可以有满满的经历去不断追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趁着青春还在,梦想恰好,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要紧紧的抓住它,必须上场!

本文为作者投稿。

本文首发于丁香头条,关注丁香头条微信号,尽览医疗行业最新动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可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