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做科研的职业训练

2015-06-23 16:5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王德华
字体大小
- | +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博士生该如何培养?这些问题,都是大问题。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按理说,读博士没有专门适合的人群,只要符合招生条件,谁都可以读。但是,读博士的过程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都是通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而获得学位。所以,适合读博士的人,应该是适合作学术研究的人。

读博士是一个职业培训过程,而毕业后如果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就变成一个职业了。如果没有科研的热情,没有科研的直觉和敏锐,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忍受寂寞和失败的能力,没有追根问底的执着,那么是不适合选择科研作为职业的。

至于哪些人读博士才不会感到失落,这个问题我认为与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还不能等同起来。人什么情况下会失落?自己的要求与自己的付出不匹配,要求超过付出,总觉得自己吃亏了,心理上就会有失落感。因此,读博会不会失落因人而异。

许多博士生感到失落,与其待遇有关。中国各个科研机构由于自身条件不同,博士生的待遇也参差不齐,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博士生待遇本应与其承担或参与的课题相关,博士生的生活补贴也应从课题经费或相关基金中支付。

课题经费预算中也有这部分支出。只是当前国内的各种课题经费中,研究生生活补贴部分占的比例有些低,而不足以支付所有研究生的补贴(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国家层面和研究生各培养单位设立专门的博士生基金的似乎不多。

今年国家基金委项目的经费预算已经有很大改革了。但不管有没有统一的博士研究生待遇标准,博士生的生活补贴应该能够支付博士生的基本生活费用,这是基本的标准。博士研究生再不能依靠父母或家庭来支付其生活费用而完成学业。

关于博士生待遇,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好的待遇才是做好科学研究的保证,也有人只有做好了科研才配得上好的待遇。这两个说法都欠妥当。

一个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的。所以,如果家庭负担过重,经济和精神压力大,应该不适合读博士(这与前面说的谁适合读博士并不矛盾)。

尽量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不让他们生活上有后顾之忧,是一个基本要求。这与博士生是否搞好科研没有关系,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可以说这是一种契约。导师招了学生,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给点特殊照顾,或设立一些专门奖学金,也是很有效的鼓励措施。

虽然这些是基本的,但本质上说,研究生待遇与科研水平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也就是说,博士生待遇高,不见得有好科研成果——科研成果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关。不能说,待遇高就认真做科研,待遇低就应付,甚至学术不端。读博士与否,是自己的决定,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契约。

更多博士生的失落感来自于科研层面——书读了好些年,学得都是些「屠龙之技」,仍觉身无长物。如果事实如此,那是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出了问题。

博士研究生本质上是一种职业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基础部分,包括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等;能力部分,包括阅读文献、综合文献的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实施实验的能力等;还有思维部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师生间的配合,需要研究生自己的主动性,需要培养单位的培养计划和有效管理。

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一个研究生日后的工作能力和学术视野会有很大的提高。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自信心会增加,充实感增加,成就感增加。这种自信、充实和成就感,绝不是在研究生期间发表几篇论文所能替代的。

年轻人读到博士,年龄还不大,多数没有经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洗礼。读博士的过程,是科学探索的过程,自我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会面临很多压力。

但博士研究生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应该不是其生命中最大的压力。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压力,比读博士期间的压力要大得多。如果有追求、有能力、有毅力,一些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不会严重到对生活绝望。

最后给徘徊在就业与读博的十字路口的学生们一点建议:如果对科研没有兴趣,自己也没有明确的追求,读博士要慎重;如果将来的志向是从事科学研究或与之相关的职业,读博士是必需的一个训练。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zhongguox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